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99热-国产成人久久777777

  時政|經濟|社會|熱圖|專題|節會|人事變動|地方企業|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慶 大連 福建 廣東 廣西 海南 黑龍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蘇 遼寧 四川 山東 上海 陜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國在線>時政
各地十二五規劃出爐 提升幸福指數成為施政導向
2011-02-21 08:51:15      來源:人民日報

打印文章 發送給好友
  分享按鈕

各地十二五規劃出爐 提升幸福指數成為施政導向

春節期間,在山東鄒平縣芳綠生態農業觀光園堅守崗位的人們。 董乃德攝(人民圖片)

今年是“十二五”的開局之年。一年之計在于春,五年規劃看頭年。1月以來,各省區市兩會陸續召開,目前逐漸落下帷幕;3月初,全國兩會將大幕開啟,從地方兩會到全國兩會,新起點上矚目新的發展藍圖,讓人充滿期待。

各地“十二五”規劃出爐,民生指標更加實在

幸福成為施政導向

觀察地方兩會,“幸?!笨芍^其中一大熱詞。提升居民幸福指數,走民生導向發展之路,讓百姓共享更多發展成果,已成為共識。北京提出“讓人民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廣東提出“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建設幸福廣東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重慶宣示要成為“居民幸福感最強的地區之一”……

瀏覽各地的“十二五”規劃綱要,給人一個突出的感受就是,政府自我加壓,讓“幸福”正變得更加具體、更加實在。

目標“一降一升”

科學發展給百姓更多實惠

讓人民生活更幸福,首要的是要促進民富,讓老百姓的錢袋子鼓起來。

從單純追求發展速度的“GDP崇拜”,到主動調低生產總值增長目標,把更多的政策和資源投向民生,這既是地方在轉變發展方式中的自覺,也是科學發展觀深入人心的寫照。從東部沿海到中西部地區,不少省份紛紛放緩了生產總值增速,同時不約而同地調高了城鄉居民收入預期目標。

北京提出“十二五”時期GDP年均增長比“十一五”規劃目標低1個百分點,城鄉居民收入年均增長比“十一五”規劃目標高2個百分點;

河南在“十二五”規劃綱要中以富民強省作為中心任務,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引起了社會的強烈共鳴;

重慶提出到2015年“農民人均收入翻一番,城鎮居民收入增長75%”,率先將衡量社會貧富差距的基尼系數的調控寫入規劃。

從一些地方提出不再約束考核生產總值,到實現城鄉居民收入與人均生產總值基本同步,再到今天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收入增速的“一降一升”,人們目睹了科學發展的穩健步伐。

織密保障網絡

全面維護民眾基本權益

讓人民生活更幸福,重要的是要提高保障水平、讓老百姓能安居樂業。

在人民網今年全國兩會的十大熱點問題調查中,“社會保障”暫居榜首。在各地的“十二五”規劃中,我們能看見一張更加結實細密的社會保障網絡,解除后顧之憂,溫暖億萬人心。

山西提出,將未參保集體企業退休人員納入基本養老保險,積極推動非公有制從業人員、靈活就業人員、農民工和被征地農民參加保險,落實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跨地區轉移接續辦法;

山東還將進一步健全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落實好對優撫對象、低保對象、農村五保對象、家庭困難學生的臨時價格補貼政策,保證困難群體基本生活需要。

養老和醫療保險在內的社會保障與每個人的利益直接相關,社會保障位居兩會熱點問題的榜首表明,公眾期待優先解決民眾基本權益問題。

政府轉變職能

社會管理從增加幸福起步

讓人民生活更幸福,關鍵的是轉變政府職能、提高公共服務能力。

公正規范的行政行為,完善平等的公共服務,對人們幸福感的影響至關重要。如果人們在社會生活當中感到自己沒有受到應有的尊重,感到機會不平等,甚至常常遇到權力濫用的情況,那么收入提高帶來的幸福感,會因尊嚴、機會受損而被沖淡或抵消。

廣東提出推進深化社會管理體制改革試點,率先將珠三角地區建設成為社會體制改革示范區;

安徽提出理順政府與企業、市場、社會組織的關系,在改善經濟調節、嚴格市場監管的同時,更加注重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

各地的這些舉措,將會進一步理順政府在社會生活中的定位。特別重要的是,抓經濟發展不能忽視社會管理。社會管理創新須從增加群眾幸福感起步,使群眾的事有人辦,群眾的困難有人幫,公益事業有人做。(記者 梁昌杰)

哪些因素影響幸福感?1.15萬人次參與人民網調查

提高生活質量是基礎

本報北京2月20日電?。翰?、封歡歡)在近期召開的地方兩會上,“讓人民幸?!背蔀楦鞯卣ぷ鲌蟾嬉约啊笆濉币巹澲械母哳l詞。哪些因素影響幸福感?人民網就此推出的調查,受到了網友的廣泛關注。

截至2月20日21時,共有11519人次參與此次調查。對影響幸福的因素,分別有超過三成的網友選擇了“經濟狀況、生活質量”和“權力規范、公共服務”,其中選擇前者的比重略高??梢?,規范權力運行已與增加經濟收入一樣影響著幸福感,政府依法行政,改善公務服務,消除影響幸福的負面因素,網友非常期待。

34.4%的網友(3957票)認為“經濟狀況、生活質量”是影響幸福的首要因素。這說明,改善收入、提高生活質量,是幸福感的基礎條件。

幸福永遠是一個相對指標,從調查中可以看出人們對幸福理解的變化。值得注意的是,有31.4%的網友(3612票)認為“權力規范、公共服務”是影響幸福感的主要因素。政府對自身權力進行規范,讓社會公平正義得到貫徹時,民眾的幸福才能更加有保證。讓公共服務給人民以穩定的預期,人民的幸福感穩步提升,政府可以大有作為。

27.7%的網友(3194票)認為“社會保障、體面尊重”與生活幸福感關系最緊密。這說明,體面、有尊嚴、有保障的生活,已成為衡量幸福的重要指標。

此外,還有6.6%的網友(756票)選擇了“社會參與、價值實現”這一選項。這也同樣表明,在我國民主政治建設穩步推進的今天,參與社會事務、實現人生價值,已經受到更多的重視,成為更多人的訴求。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鄧京荊


新聞熱搜
 
商訊
專題
建設學習型黨組織
建設學習型黨組織>> 詳細

各地新聞
記者20日從最高人民法院獲悉,為加強對法院內部人員自我約束,抵御請托說情之風,最高人民法院出臺了《關于在審判工作中防止法院內部人員干擾辦案的若干規定》。>> 詳細
點擊排行
  人民日報批城市化"貴族化":檔次高了,生活難了
最高法出臺規定防止法院內部人員干擾辦案
 
視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