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99热-国产成人久久777777

  時政|經濟|社會|熱圖|專題|節會|人事變動|地方企業|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慶 大連 福建 廣東 廣西 海南 黑龍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蘇 遼寧 四川 山東 上海 陜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國在線>時政
張茅解讀"十二五"衛生規劃:深化醫改 便民惠民
2011-04-17 15:15:32      來源:新華網

打印文章 發送給好友
  分享按鈕

落實各項衛生工作任務,實現人均預期壽命提高1歲

記者:“十二五”規劃把人均預期壽命提高1歲作為經濟社會主要指標,請問這個指標的重要意義以及實現這一目標有哪些重點工作?

張茅:人均預期壽命是指在一定死亡水平下,預期每個人出生時平均可存活的年數。人均預期壽命是度量人口健康狀況最重要的指標,也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及醫療衛生服務水平的綜合指標。這個指標是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重要內容,首次將其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指標納入五年規劃,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的具體體現。

人均預期壽命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必須圍繞這一目標,從影響健康的社會決定因素入手,切實深化醫改,落實各項衛生工作任務。具體任務有三項:

一是關注重點人群。研究我國過去15年預期壽命的增量,48%歸因于5歲以下兒童包括嬰兒死亡率下降,34%歸因于60歲以上老年人死亡率下降。因此,由于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在繼續提高婦幼保健水平、降低嬰兒死亡率的同時,關注60歲以上老年人的健康,可以進一步提高居民的預期壽命。

二是干預重大疾病。2005年主要疾病對我國居民造成壽命損失的前五位為:循環系統疾病、惡性腫瘤、呼吸系統疾病、損傷和中毒、圍生期疾病。因此,針對包括這5類疾病在內的重大疾病增加新的干預措施,可以比較明顯地增加壽命預期。

三是實施國民健康行動計劃。“十二五”期間,通過組織實施一系列國民健康行動計劃,加強對重點人群和重點危險因素,特別是針對日益嚴重的慢性病的影響,采取重大干預措施,將進一步提高平均預期壽命。

來源:新華網 編輯:馮媛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新聞熱搜
 
商訊
專題
2011年全國兩會
>> 詳細

各地新聞
但面對社會財富的劇增、收入差距的擴大和持續上漲的物價,僅著眼于每天確保2100大卡食物熱量“最低溫飽”的貧困線標準顯得嚴重“不合時宜”。“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低收入者收入明顯增加,未來幾年,貧困人口的增增減減或許將是中國的一道“發展風景線”。>> 詳細
點擊排行
  京鄉鎮領導班子須配"80后" 換屆打破論資排輩
北京擴招上千名協管員治理亂停車 將進胡同貼條
 
視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