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99热-国产成人久久777777

  時政|經濟|社會|熱圖|專題|節(jié)會|人事變動|地方企業(yè)|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慶 大連 福建 廣東 廣西 海南 黑龍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蘇 遼寧 四川 山東 上海 陜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國在線>西南地區(qū)>西藏>要聞聚焦
百年“哈達鎮(zhèn)”見證漢藏悠久情誼
2011-05-16 15:02:03      來源:新華網

打印文章 發(fā)送給好友 分享按鈕

行走在川藏線上,飛揚于雪峰埡口或掛在人們脖間的潔白哈達,是藏區(qū)最有標志性的圖景之一。而無論是在四川甘孜縣的街邊小店,還是在拉薩八廓街的攤位,只要問起所售哈達的出處,答案卻都指向同一個內地小鎮(zhèn):冉義。

位于成都西南的邛崍市冉義鎮(zhèn),第一眼印象只是川西平原上一個普通的田園小鎮(zhèn),但走進散布在冉義的那些廠房,就立刻感受到這個小鎮(zhèn)的特別之處:數百臺織機繁忙地運轉,潔白的滌綸絲和五色的彩線轉眼就變成了一條條哈達和氆氌。還有閃亮的酥油銅燈、龍達(紙、布質經幡)和藏香,這些帶有濃郁的藏民族特色的產品,讓人仿佛已置身雪域高原。

長條絲質的哈達是藏民族最普遍的一種見面禮品,藏區(qū)逢年過節(jié)、拜會尊長、致敬祝賀、朝圣拜佛、婚喪嫁娶、迎來送往,以至新房竣工、認錯請罪等都要敬獻哈達。盡管哈達的起源眾說紛紜,專家們認為,2000多年前就有當地人用羊毛拉成類似今天哈達的物品。自從唐代文成公主遠嫁到西藏,并帶來絲綢后,絲很快成為哈達的原料。

高寒干燥的西藏并不出產蠶絲,因此作為藏族文化重要符號的哈達,主要是在內地生產后運進西藏。位于“茶馬古道”東端的邛崍,由于靠近藏區(qū)且盛產蠶絲,逐漸發(fā)展為中國最大的哈達產地。

冉義鎮(zhèn)黨委副書記曹光平介紹,從最初的手工制作到現在的機器加工,冉義的哈達制造業(yè)已有200多年歷史。目前這里幾乎家家戶戶都從事哈達、氆氌、紙龍達或佛燈油的制造,每年生產哈達1150萬條,占整個藏區(qū)哈達市場的80%以上。

“八零后”廠長胡鵬飛每天在自家的鵬飛哈達廠巡視,這里的60多臺機器每天生產滌綸、棉質、蠶絲等面料的哈達一萬多條,源源不斷地運往西藏以及四川、青海、甘肅和云南藏區(qū)。胡家的哈達產業(yè),已經傳承了一個多世紀,到胡鵬飛已是第四代。

今年以來,全球石油價格上漲讓胡鵬飛感到巨大壓力,因為目前絕大部分哈達的原材料是化纖。過去一年間成本上漲三成,讓利潤微薄的哈達生產十分困難,但鵬飛哈達廠盡可能避免哈達漲價。

“我不想那樣做,因為哈達不僅是藏族同胞宗教活動、生活禮儀的必備之物,甚至可以說是藏族同胞的必需品,如果我們出廠價漲一點,到了經銷商手上再漲一點,運費也要漲,到消費者購買時就會負擔很多。”他說。

“我控制不了其他環(huán)節(jié),但我的廠我說了算,不到絕境絕不提高出廠價格。”他說,“哪怕為藏族同胞荷包里節(jié)約一分錢,我也覺得值。”

為應對物價上漲的壓力,胡鵬飛把工廠面臨的虧損情況坦誠地告訴了所有工人,提出在不降低工人工資的前提下,號召大家通過減少浪費、節(jié)約開支、技術創(chuàng)新和開發(fā)新產品等措施應對困境。

“我每年都去一次西藏,對西藏有很深的感情,我也非常尊重我們藏族同胞,正是他們給了我們這樣一個發(fā)展的條件。”胡鵬飛說。

基于對藏文化特點和市場需求的廣泛了解,胡鵬飛和他的設計師對哈達工藝、包裝和銷售渠道進行了調整,針對旅游市場和國外市場,在哈達的提花、紋飾等細節(jié)上下工夫,既保留藏文化特點又結合時尚元素,同時增加了高檔蠶絲哈達的產量。通過互聯(lián)網,哈達銷售到美國、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澳大利亞、印度、尼泊爾等國家及臺灣地區(qū),年出口量達到20多萬條。

同在冉義鎮(zhèn)從事民族用品生產的旭宇民族用品廠廠長陳文華說:“現在藏區(qū)人民的生活越來越好了,他們要求的東西質量也越來越高,以前他們消費都是幾毛錢的哈達,現在都要買5塊錢、10塊錢一條的哈達。我們的責任就是保證質量。”

冉義鎮(zhèn)新民村黨支部書記馬土全告訴記者,近幾年來,藏區(qū)對哈達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尤其是旅游行業(yè)的快速發(fā)展,也拓寬了哈達的銷售渠道,許多進藏游客都會購買一些高檔哈達作為旅游紀念品。

他說,近年來藏區(qū)穩(wěn)定和諧的社會秩序、藏漢之間不斷加深的感情和友誼,使新民村生產民族用品有了巨大的發(fā)展空間。

在新民村,幾乎所有的村民們對藏族同胞都有著一種特殊的感情。通過一百多年的貿易往來,有的村民還和藏族同胞共同經營民族用品商鋪,村里許多人都和藏族同胞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他們說是藏族同胞為村里的發(fā)展致富提供了廣闊的天地,希望西藏持續(xù)穩(wěn)定,更加繁榮,讓圣潔的哈達將漢藏情誼一直延續(xù)到千年、萬年……

來源:新華網 編輯:鄧京荊


新聞熱搜
 
商訊
專題
彭燕:嫁給雪域的“格桑花”
>> 詳細

各地新聞
偉大歷程>> 詳細
點擊排行
  張高麗會見第二屆中歐政黨高層論壇與會嘉賓
國務院辦公廳公布2011年部門預算
 
視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