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去要好好活著
蜂猴:還有那邊的朋友,再見
等待放生 鸚鵡“跳舞” 蜂猴“鍛煉”等待放生的時間里,大多數動物睜大了眼睛觀察外面的人與樹林,好奇的觀察外面的世界。一只大緋胸鸚鵡先是在籠子里歡快的鳴叫,然后富含節奏感的往左、往右扭動屁股,就像人類跳舞一樣。看到關注的人多了,鸚鵡更歡了,在籠子里上串下跳,然后接著跳。而一只小蜂猴,它沒有像其他蜂猴一樣東張西望,而是開始鍛煉起了“筋骨”。它用一只前爪扶著籠子的欄桿,然后單腿站立,另一只腿往上伸直,然后放下來,又伸直。接著,它再次換另一只腿,重復相似的動作,就像在修煉“武功”。蜂猴的搞笑動作惹得眾人笑個不停,蜂猴這才把臉轉向人們,若無其事的繼續“練功”。末了,蜂猴用兩只腳攀附住籠子的頂部,把自己懸掛在空中。
倭蜂猴夫婦與朋友結伴而行
動物們休息半個小時后,該到放生的時間了。15只蜂猴和3只倭蜂猴成為首批回到森林的動物。工作人員打開籠子,抱著它們走到一棵棵樹下或空地上。松開手,讓蜂猴們各奔前程。3只倭蜂猴相繼被放生,它們朝著自己喜歡的樹爬去。第一只被放生的倭蜂猴找到樹木后,伸展四肢,幾秒鐘就爬到樹的中部。第二只倭蜂猴找了另外一棵樹,爬到離地面4米左右的高度后,四肢抱著樹桿,身體躲在樹后面。然后把頭露出來,定定的看著人們忙碌的放生其他動物。直到放生快結束時,它才從樹上下來,往另外兩只倭蜂猴所在的樹上爬去。放第三只倭蜂猴時,李主任說,它肯定去找它老公去。原來第一只放生的倭蜂猴和第三只是一對兒。果然,倭蜂猴朝著丈夫的樹爬上去,不一會兒,兩只蜂猴就在樹上的一個橫枝上匯合了。兩只倭蜂猴才分別一小會兒,但是到一起后,兩只倭蜂猴立即偎依在一起,你往我身上蹭蹭,我往你臉上貼貼,就像人類在互訴衷腸。
雉雞家族勞燕分飛 大小老婆相依為命
緊隨著蜂猴放生的是一批鳥類。蒼鷹、相思鳥、紅嘴藍鵲、長耳鸮、白頭雕等動物先后回到自然。工作人員才把籠子打開,小型的鳥兒們就迫不及待的飛出籠子,瞬間就飛遠看不見了。隨后,3只雉雞被放生,工作人員先把它們昨天產下的2只蛋放到樹林里,然后放出雉雞。雄雉雞奔向籠門,振翅飛走了,不再理會籠子里的兩個老婆。而兩只雌雉雞,則是慢慢悠悠,走出籠門,也沒有要飛翔的跡象。不過,它們并沒有去找它們的蛋,而是一前一后往樹林深處走去。
穿山甲不戀森林睡大覺 凹甲陸龜夫婦夫唱婦隨
一批一批的,183只動物只剩下2只穿山甲和2只凹甲陸龜還沒有放生。工作人員把1只穿山甲放到地上,不過,白天正是穿山甲愛睡覺的時候,不知道是因為人多還是困了,穿山甲放出后,并不急著往遠處爬,而是把自己蜷縮成一個球形,只把堅硬的鱗甲留給人們。隨后,工作人員再把一對凹甲陸龜拿到空地上,一手一只,放到地上。突然自由了,夫妻倆在地上發了幾秒鐘愣,然后,“丈夫”邁著大步前方爬去,邊爬邊看看后面的妻子。在雄凹甲陸龜爬出四五步后,它“妻子”才開始挪動腳步,尾隨丈夫而去。
183只動物全部放生 設觀察員跟蹤生存情況
終于,經過接近一個小時,183只野生動物全部回到自然。不過,放生沒有就此結束,由云南野生動物園、普洱國家公園的工作人員組成的觀察員隊伍將對這些動物當中的一部分——凹甲陸龜、蜂猴、穿山甲進行為期一周左右的觀察,以確定它們是否能適應野外生存,并了解它們的回歸過程。這些觀察的資料,將用于今后研究野生動物人工飼養后放生自然的課題。
據了解,2011普洱國家公園大型野生動物放生行動是歷年來云南省最大規模的野生動物放生行動,共計放生183頭(只)野生動物,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8只,包括蜂猴、倭蜂猴;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38只,包括穿山甲、蒼鷹、白腹錦雞、貓頭鷹、大緋胸鸚鵡、小緋胸鸚鵡、雕、凹甲陸龜、褐林鸮;三有或其它動物127只,主要為白鷺、雉雞、相思鳥、紅嘴藍鵲等。該放生行動是云南省野生動物收容拯救中心、云南野生動物園主辦,在放生現場,普洱市林業局、普洱市環保局以及思茅區林業局的相關領導也參加了放生行動。據普洱市國有林管理局副局長李伸強介紹,普洱分布有云南大部分動物,非常適宜這次放生的野生動物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