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帕海越冬候鳥數大增 香格里拉發布禁漁令
保障
保護區執行“禁漁令”
來越冬的候鳥增加到了十多萬只,但納帕海中的魚卻沒有增加多少,候鳥們的食物存在緊缺的情況,但在最近幾年,還是有人趁著夜色去納帕海偷魚。為此,納帕海自然保護區在今年開始執行“禁漁令”,禁止人們跟鳥類搶食。
納帕海自然保護區管理站站長趙建林說:這些年雖然沒有發現有人槍擊鳥類的現象,但是一些不法之徒卻到納帕海偷魚去賣。他們趁著夜色的掩護,開著車到湖水較深的區域,下網偷魚,在天亮前迅速離去,因此,執法人員難以發覺。今冬以來,保護區就處罰了20余起類似案例,沒收了漁具、漁網等工具。
“為了黑頸鶴與保護區數十萬鳥類健康地生存,保護區決不允許有任何捕魚案件的發生,如果一旦發現將嚴厲處罰,同時也不允許攝影愛好者靠近湖心區拍攝。”趙建林說,今后保護區工作人員還將加大巡查力度,以防有人在納帕海中偷魚,如果發現有人偷魚,可撥打保護區舉報電話:0887-8231592。
新聞觀察
要供養候鳥,還要供養牦牛藏豬
納帕海載畜量嚴重超負荷
納帕海,藏語為“納帕錯”,意為森林背后的湖泊,是冬春為草甸,夏秋為湖泊的季節性高原濕地。有納赤河、旺赤(奶子)河、貢比河與青龍潭河和一些小溪流入其中,在湖西北角有9個落水洞,湖水通過這些落水洞下的暗河潛流約10多公里,再從山體另一面的尼西鄉和五境鄉的山洞中流出匯入金沙江。于是,湖泊集水面積隨季節而變化,七八月雨季時,整個納帕草甸是一片水世界;而冬春季節,只能到納帕海自然保護區的西北角才能看到一個小小的湖泊。然而,冬季湖面縮小而沼澤變大,為黑頸鶴、斑頭雁等珍稀候鳥提供了良好的棲息場所。
面積達到2400公頃的納帕海大草原是香格里拉最大的牧場,也是當地的牦牛公園。除了冬季草原上結冰外,其他季節每天在草原上覓食的牦牛就有5萬至6萬頭之多,此外,還有數不清的羊群與藏豬。而在旅游的旺季,納帕海草原上還有數十家經營騎馬的牧民,每天都要接待數以百計的游客。
所以納帕海草原不僅要供養候鳥,還要供養牦牛、羊群、藏豬、臧雞等。對此,納帕海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有些憂心:納帕海目前已不堪重負,隨著載畜量的不斷增加,必將導致產出越來越少,最終會危及到候鳥們的生存安全。
新聞背后
生活垃圾威脅候鳥生存
保護區呼吁不要向城區河流排放污水
相比于載畜量,生活垃圾對候鳥們的危害更加嚴重。納赤河、龍潭河、奶子河均流經香格里拉縣后匯入納帕海草原,由于一些市民將生活垃圾隨手丟棄,許多生活垃圾就這樣隨著夏秋季節的雨水漂浮到納帕海里,這些生活垃圾包括破爛衣物,塑料制品,啤酒瓶,易拉罐以及城區的生活污水等,待水位退縮以后,這些生活垃圾就全部沉沒在濕地里。
為此,納帕海自然保護區也向社會發出倡議:為了納帕海數十萬鳥類的健康,請不要將生活垃圾排放到城區的幾條河里。(史效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