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涉許邁永案的14個單位或個人,幾乎都與房地產項目有關。作為地產一線城市,杭州地價、房價之高,長期為全國所矚目。在此背景下,長期主政杭州市西湖區的許邁永,謀取了驚人的不當利益,亦成為政府官員與房地產商勾結的范本。
受賄1.6億余元、貪污5300余萬元、違規返還土地出讓金7100余萬元—隨著號稱“三多”的杭州市原副市長許邁永案的開庭,國內官員貪腐的紀錄被刷新

資料圖
“許三多”再次成名,這次出名的不是那位“不拋棄、不放棄”的眾人喜愛的士兵許三多,而是官員“許三多”:杭州市前副市長許邁永,因“三多”——— 錢多(錢財兩個億)、房多(房產許多處)、女人多(兩位數),而獨樹于落馬官員之中。
3月16日至18日,浙江省寧波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審理了杭州市原副市長許邁永受賄、貪污、濫用職權案。
寧波市人民檢察院指控:1995年5月至2009年4月,許邁永利用擔任蕭山市副市長,杭州市西湖區代區長、區長、區委書記,杭州市副市長等職務上的便利,為浙江坤和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寶庫、浙江開氏集團有限公司等14個單位或個人在取得土地使用權、享受稅收優惠政策、承攬工程、解決親屬就業等事項上謀取利益,先后多次索取、收受上述人員財物共計折合人民幣1.6億余元。許邁永還利用擔任杭州金港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的職務便利,侵吞國有財產共計人民幣5300余萬元。
3月16-18日,寧波市中級人民法院不公開審理了許邁永巨額貪污受賄案。兩天后,許妻戚繼秋亦在同一法庭受審。時隔月余,該案至今尚未宣判。
經記者調查,牽涉許邁永案的14個單位或個人,幾乎都與房地產項目有關。作為地產一線城市,杭州地價、房價之高,長期為全國所矚目。在此背景下,長期主政杭州市西湖區的許邁永,謀取了驚人的不當利益,亦成為政府官員與房地產商勾結的極佳范本。
根據檢方指控,許邁永索取、收受浙江坤和集團董事長李寶庫830萬美元、開氏集團董事長項興良2500萬元、海陸集團董事長許飛躍2000余萬元、漢帛中國前董事長高志偉2000萬元……其胃口之大,令人咋舌。
2009年4月許邁永被中紀委“雙規”迄今已逾兩年,杭州地產圈依舊風波未平。不少房地產商至今仍處在取保候審階段,靜待許邁永夫婦宣判結果的出爐。
留用地的生意
根據寧波市人民檢察院的起訴書,許邁永最早的一筆賄金,來自其遠房親戚許飛躍。
在許邁永的老家杭州市蕭山區戴村鎮戴村,許姓只有許邁永一家。許邁永的親戚很少,加上兩個弟弟皆是盲人,許邁永因此十分看重許飛躍這位遠房親戚。
許飛躍,1967年出生,比許邁永小8歲,原為蕭山市湘湖建設開發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該公司成立于1995年4月,彼時,36歲的許邁永正擔任蕭山市委常委、副市長。
據指控,1995年,許飛躍看中蕭山一塊土地,在許邁永幫助下拿到開發權。許飛躍倒手賺了300萬元,許邁永分得150萬元。此后,許飛躍在杭州多個房地產項目中得到許邁永的關照,許邁永亦從許飛躍處得到好處2000多萬元。
1999年10月,時年32歲的許飛躍,注冊成立浙江海陸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高調進入房地產開發領域。
2002年6月,許邁永調任杭州市西湖區區長后,海陸旋即將觸角伸向西湖區。2004年2月,浙江海陸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注冊資金6000萬元,許飛躍、孔黎黎分別持股75%和25%。
進入西湖區后,海陸接連開發了兩個項目—位于三墩的劍橋公社和位于小和山的UN公社。其中,前一項目位于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浙大本部)正門附近,海陸集團目前即在劍橋公社頂樓辦公;后一項目位于浙江工業大學小和山校區對面。值得注意的是,兩個項目皆為西湖區的留用地項目。
所謂留用地,是指國家在征用農村土地并轉為建設用地后,留下其中10%給當地村委會使用或開發,以保證失地農民的生計。西湖區三墩鎮,正是杭州留用地最集中的地方。
一位與許邁永共事多年的官員告訴時代周報記者,許邁永任職西湖區后,垂涎不已的正是這10%的農村留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