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99热-国产成人久久777777

  國際財經|中國經濟|股市基金|經濟數據|分析評論|房產動態|消費旅游|保險|理財|
  精彩推薦 給美第一夫人出“難題” 7歲女童在秘魯成明星|吉尼斯認定“最牛文身女” 全身95%被覆蓋|37萬比1100!太空垃圾威脅衛星通訊系統安全|
歐債危機:“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
2010-05-28 08:14:39      來源:經濟參考報

    打印文章 發送給好友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日前表示,歐洲作為世界經濟總量最大的一塊,也是中國最大的貿易伙伴,主權債務危機之下,根據中方的判斷,從目前的情況看,歐洲主權債務危機仍然具有不確定性,不過從總體情況看,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規模不是很大,雖然對中國的外需恢復帶來不利影響。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首席經濟師、高級經濟師祝寶良也曾指出,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對中國經濟在第二季度會產生一定影響,但影響不大。

諾安基金分析師認為,歐債危機對中國經濟的負面影響主要在于外部需求。歐盟是中國對外出口的第一大市場,歐債危機拖累歐元區經濟復蘇,必然導致中國的外需增長放慢。此外,歐債危機導致歐元持續走低,人民幣因此被動升值,這樣會削弱中國出口商品的價格優勢。

但分析師也指出,歐債危機對中國經濟并不完全是負面影響,也有正面因素,需要辨證分析。歐債危機降低了中國的外部需求,緩解了中國經濟持續過熱的風險,因此減輕了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壓力。另外,歐債危機導致全球大宗商品價格走低,使得國內通脹的外部傳導壓力得以消減。因此,2010年下半年國內通脹壓力將有所緩和。這些對A股市場無疑是較大的利好,A股市場短期內企穩反彈是大概率事件。但A股市場中長期趨勢仍取決于宏觀經濟基本面,國外要看歐債危機演變以及對經濟復蘇的影響程度,國內則要看房地產市場調控效果以及后續政策取向。

企業方面,來自浙江、珠三角地區的企業家們有的已經感受到了債務危機的影響。對浙江的紡織服裝企業來說,歐美市場一直是企業最大的出口目的地。但是危機的到來,企業業務的“脆弱性”立刻顯露出來。業內人士預計,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對浙江外貿的影響會比較嚴重,預計在5月和6月,甚至整個第三季度表現會更明顯。一位企業負責人介紹說,最近公司上下都很郁悶,因為不少客戶是債務危機下的那幾個國家的―――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3月份下單以后,就一直沒有新訂單。另外,對于只單向出口歐洲而沒有從歐洲進口的企業來說,可能影響也會比較大。位于珠三角的某香港童鞋企業負責人表示,現在對歐洲出口不明朗,尤其是在歐元區的情況更糟糕,而未使用歐元的英國情況還稍好一些。這位企業負責人還舉例說,業界原本以為歐盟對中國鞋反傾銷稅會終止,沒想到歐盟繼續延長征收16 .5%的反傾銷稅,加上中國制造企業因成本不斷上漲而提價,以及歐元貶值,這些因素綜合加起來令歐盟采購商難以消化,只能紛紛提高零售價格。例如在法國,一雙去年只賣8歐元的鞋子,在今年價格一下子翻了一倍以上,價格快速上漲令消費者不能輕易接受。而為降低采購成本,歐洲一些客戶將訂單轉移到越南等國家。

為了應對危機,有些企業已經開始自發組織討論對策。改變結算貨幣企業間共識的一種主要避險手段。相關負責人表示,考慮到歐元未來的不確定性,對向歐洲國家出口的企業,能夠用人民幣結算的,盡量用人民幣結算;對方不同意用人民幣結算的,則盡量用美元結算。

杭州市外經貿局一位人士日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提醒企業,在歐元區經濟出現波動期間,出口企業與推遲下單的歐洲客戶要保持聯系,定期了解當地市場恢復情況。近期有出口貨物到希臘的企業,要謹防進口商拖欠貨款。此外希臘債務危機已在葡萄牙、西班牙等國引發了連鎖反應,這些地區同樣存在市場惡化的風險,近期有貨物出口到這些國家的企業也要提高風險意識。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新聞熱搜

 
視覺
博客
提升自信非得靠裸體?
四名裸體男女像其他乘客一樣站在扶梯上,用手提包遮住隱秘處,旁若無人走進地鐵車廂。 >> 詳細

論壇
日本教科書也能這么驚艷
大家來看看日本的數理化教科書。不知道這樣的書是不是能讓學生愛上枯燥的理科。 >> 詳細

財經
點擊排行
 
 
英語點津
網站地圖                  
國際 要聞 深度 亞太 北美 中東 拉美 中外關系 國際組織 海外看中國
評論 本網視點 國際時評 中國觀察 財經評論 網友熱議 影視書評 聲音 漫畫 外交講壇
財經 國際財經 中國經濟 分析評論 股市基金 房產動態 經濟數據 消費旅游 理財保險 資訊搶鮮報
博覽 奇聞奇觀 科學探索 歷史揭秘 勁爆丑聞 名人軼事 精彩熱圖 幽默 本周推薦  
音畫 環球瞭望 社會百態 娛樂時尚 圖吧博客 論壇精選 軍事天地 時事熱點 圖片專題  
軍事 軍事廣角 即時消息 裝備圖集 中國國防 國際防務 軍事評論 專欄    
  臺海風情 臺海熱點 臺灣旅游 臺海局勢 走進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