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烏克蘭政府1月11日宣布,該國已經與歐盟和俄羅斯簽署了三方協議,允許國際觀察員對俄羅斯過境烏克蘭輸往歐盟國家的天然氣輸送情況進行監測。此舉為俄羅斯最終恢復向歐盟國家供氣鋪平了道路。但分析人士指出,導致這場爭端的關鍵問題——俄烏之間的天然氣價格——尚未談妥,這將導致俄烏間出現更多爭執。
***捷克總理拿下三方協議
據美國《華盛頓郵報》報道,歐盟輪值主席國、捷克總理托波拉內克10日首先在莫斯科與俄羅斯總理普京舉行會談,并簽訂了這項議定書。俄方同意成立過境輸氣多方監督委員會,對位于俄烏邊境和烏歐邊境的泵氣站天然氣輸送量進行監測,觀察員成員包括來自俄羅斯、烏克蘭、歐盟委員會和歐洲能源公司的代表。
托波拉內克隨后連夜飛往烏克蘭基輔,與烏總理季莫申科進行徹夜商談。季莫申科11日向媒體宣布:“烏克蘭(與歐盟和俄羅斯)簽署了一份協議,允許專家進入烏克蘭境內監測輸氣情況。”她還說,為使歐洲其他國家獲得天然氣,烏克蘭愿意做出“政治上和技術上的讓步”。
托波拉內克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現在沒有什么能阻止俄羅斯恢復天然氣供應了。”他補充說,獨立的國際觀察員將確保烏克蘭是個“誠實的過境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