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99热-国产成人久久777777

用戶名 密碼 注冊
訂閱手機報國際 中國 博覽 財經 汽車 房產 科技 娛樂 體育 時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親子 社區 專題
中國日報 中文國際 頭條國際 國際快訊 軍事臺海 精彩圖片 國際博覽 奇聞奇觀 科學探索 歷史揭秘 國際財經 中國經濟 消費旅游 能源在線 外交講壇 獨家策劃 風云對話 中日論壇 評論 特稿 新聞匯總 海外看中國 E-Weekly

日本國內多角度反思“復合災害”發人深省

2012-03-01 16:43:51來源:人民日報
中國日報-看世界+加關注 打印 發送 字號 T | T 我來說兩句2311人參與)
免費訂閱30天China Daily雙語新聞手機報:移動用戶編輯短信CD至106580009009
百度百家
 

“3·11”東日本大地震一周年來臨之際,人們回顧并反思那場地震帶來的“復合災害”……

海嘯預報,淡化隱瞞

據日本媒體2月28日報道,東日本大地震前夕的去年2月,政府的地震調查委員會曾考慮將警惕東北地區“隨時可能會發生”巨大海嘯的內容寫入報告。報告草案在地震8天前提交文科省和東京電力等3家公司的非正式會議。當時應電力公司要求,報告采用了更為溫和的措辭,但最終也未對外公布。

據公開資料和采訪顯示,報告草案稱,在宮城縣和福島縣太平洋沿岸地下發現的堆積物顯示,2500年來當地曾發生過4次巨大海嘯,根據周期推斷,“任何時候發生伴隨巨大海嘯的地震都不奇怪”。然而,因為當時有專家認為,相比未來30年中發生概率高達87%(現升至88%)的東海地震,東北地區再次發生巨大海嘯的概率并不大,因此弱化了報告草案中的措辭。

事故應對,倉促混亂

日本民間調查機構“福島核事故獨立驗證委員會”28日向日本首相野田佳彥提交的報告稱,核事故發生時首相官邸的應對“手忙腳亂”,“無謂的混亂增加了情況惡化的風險”。

該機構向前首相菅直人等在參與事故應對的政要及專家300多人詢問了相關情況。報告指出,面對《核能災害對策指南》中未能預想到的地震與海嘯的雙重打擊,首相官邸越級承擔了原屬于各省廳及相關企業的職責,但基本未能發揮任何作用。

報告提及時任首相菅直人過度事必躬親的危機應對方式。另外,當福島核電站1號機組反應堆廠房發生氫氣爆炸,時任官房長官的枝野幸男在信息空白的情況下召開記者會。記者會上,其回答自始至終含糊不清。時任官房副長官福山哲郎就災害對策表示,“當時并不了解詳細的對策指南內容,相關工作人員也沒有給予說明”,決策組成員欠缺相關基礎知識。

借鑒美國,繼續反思

美國核能管理委員會(NRC)2月21日公開的一份長達約3000頁的內部文件顯示:福島核事故發生后不久,美國就擔心其3個反應堆發生堆芯熔毀、乏燃料池出現大規模輻射物質泄漏等,立刻意識到了事態的嚴重性。這一危機意識與不愿承認堆芯熔毀可能性的日本政府形成鮮明對比。

NRC曾向日方展示了《核能設施遇襲的可能性》,該文件以2001年美國遭受“9·11”恐怖襲擊為契機制定。此舉本可以促使日本加固核電站防護措施,并可能有助于核事故應對。然而日本政府因自信“核能安全神話”和日本不會發生恐怖襲擊而錯失了良機。

日本政府就福島核電站事故設立的“事故調查驗證委員會”日前在東京召開的國際會議。NRC前任主席麥瑟夫表示,日本的核能監管和決策“需要透明公開”,“日本社會現在對政府和相關企業缺乏信任,為恢復信任,有必要確保透明性”。

有關日本“復合災害”成因和真相的調查還未結束,經驗教訓的反思還將繼續。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梁杉)


...
中國日報網版權說明: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日報網:XXX(署名)”,除與中國日報網簽署內容授權協議的網站外,其他任何網站或單位未經允許禁止轉載、使用,違者必究。如需使用,請與010-84883300聯系;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日報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稿件來源方聯系,如產生任何問題與本網無關。
24小時新聞排行
精彩熱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