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綜合媒體報道,日本國會參議院選舉于29日舉行,30日凌晨正式揭曉了最終選舉結果。最終結果顯示,民主黨擊敗以自民黨為首的執政聯盟,成為參議院第一大黨。
對此,美國《時代》周刊發表評論文章稱,日本反對黨在參院大選中獲勝,完全是民眾對日本現在的聯合執政聯盟信心不足所致,日本政壇面臨一次徹底的大洗牌。
日本民眾對執政黨信心不足 改造首相政權時代到來
文章指出,自從安倍晉三于去年9月登上日本首相之位以來,他經常在各種場合鼓吹自己的偉大抱負和雄心,強調將為日本重新量身打造一套新的戰后體制,并擴大日本在國際舞臺上職能和角色。然而,在自民黨遭遇此次選舉失利之后,如果安倍還能繼續執政的話,也許日本民眾改造安倍政權的時代即將到來。
自民黨自從1955年成立以來就一直統治日本政壇。此次選舉之后,日本執政聯盟--自民黨和公民黨--將國會參議院多數地位拱手讓于在野黨民主黨,使得參議院首次改由在野黨控制。或許此次選舉也為日本邁向名副其實的兩黨執政體制鋪平了道路。
日本政治評論員森田實分析指出,此次參議院選舉結果完全是投票者對安倍與自民黨和公民黨執政聯盟的不信任投票,這是一次歷史性的選舉。日本多數媒體也指出,此次選舉之后,日本政壇將面臨一次徹底大洗牌。
安倍堅持不辭職 稱繼續推進改革
選舉結果一出,安倍面臨的問題就在于是否需要辭職。分析指出,這種類似情況在日本歷史上也不是沒有過。1998年的參議院選舉中,自民黨遭遇大敗,導致首相橋本龍太郎(Ryutaro Hashimoto)被迫辭職。
但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9日晚在接受東京電視臺采訪時表示,他對自民黨在參議院選舉中慘敗負有責任,但他將繼續留任。他表示,就任首相以來他推行的基本路線得到了民眾的理解,今后他將繼續推行各項政策并實現既定目標,為建設新的國家而承擔責任。
安倍面臨最大危機:內閣成員可能紛紛辭職
由于目前自民黨目前仍在日本眾議院占據多數席位,安倍無需辭職。但是,分析指出,安倍面臨的最大的危機可能來自于自民黨黨內部成員的指責和內閣成員的辭職。
自民黨干事長中川秀直29日已經向日本首相、自民黨總裁安倍晉三提出辭職。中川在接受日本電視臺采訪時說,自民黨在參議院選舉中慘敗,負責黨務的干事長無疑要承擔責任。同樣表明去意的還有自民黨的參院議員會長青木干雄。
安倍不辭職是因為自民黨后繼無人?
還有媒體分析指出,日本自民黨眼下的確是找不到一個替換安倍的合適人選,這也是其無法讓安倍辭職的原因之一。
日本媒體報道稱,自民黨目前有兩個后備人選,他們分別是去年9月在自民黨總裁選舉中支持率列第二位的外相麻生太郎和第三位的前財務相谷垣禎一。然而,麻生太郎最近因在選戰期間發表“老年癡呆”的不當言論而喪失接任資格,谷垣禎一則仍在靜觀事態的發展。
此前,自民黨一位高級干部早在投票日前夕就曾透露說:“黨內沒有其他人選可以接任首相一職。暫時只有讓安倍繼續留任。總之無論誰當首相局勢都很嚴峻。”
民眾和媒體紛紛呼吁首相下臺
然而,日本民眾可能不會這么健忘。由于自民黨仍握有眾議院的主導權,其執政地位并不受影響,但是安倍的去留卻成了眼下日本上下共同關注的話題。
30日早上,日本多家媒體發表社論,呼吁安倍下臺。日本許多民眾也紛紛表示,希望安倍將借此次參院選舉失利引咎辭職。
《朝日新聞》評論認為,選民給執政黨打上了一個清晰的不滿記號,安倍應該嚴肅看待這樣的結果,并自動下臺。《東京新聞》和《每日新聞》則要求安倍解散眾議院提前大選,以便選出一名新首相。《東京日報》發表社論說:“我們呼吁舉行大選,讓選民有機會做出他們自己的選擇。”
民主黨控制參院使得安倍前路更加艱難
分析指出,在民主黨占據參議院過半數議席后,安倍政權今后的施政過程將更加艱難。
作為參議院第一大黨,民主黨不僅覬覦參議院議長席位,還希望控制參議院預算委員會、國會運營委員會等重要機構。參議院議長握有召開全體會議、主導議程等權限。民主黨一旦掌握議長席,可以通過不召開全體會議的方法阻止法案成立。各委員會的委員長則對具體議題、議程擁有絕對發言權。一旦如愿以償,民主黨將在下次參議院二分之一改選前的今后3年內有效牽制乃至對抗自民黨。
分析還指出,控制參議院后,民主黨的下一個目標是逼安倍下臺或迫使安倍解散眾議院,提前舉行眾議院選舉。
日本政壇前路將走向何方?
有人指出,安倍政府所推崇的“構建美麗國家”的想法已經開始顯現出效果。雖然中途發生了這樣不愉快的事情,但安倍一直堅持推行自己的經濟政治理念,從而推動了日本的經濟復蘇。
有分析指出,安倍內閣此次失利主要原因是層出不窮的內閣丑聞和養老金丑聞。同時,也有媒體分析指出,自民黨慘敗的深層原因是“安倍政治”忽視民生問題,嚴重誤讀國民真正關心的課題。
也許,正如早稻田大學現代政治經濟研究院院長,谷藤悅史(Etsushi Tanifuji)所說:“安倍沒有能做好自己的執政理想和民眾利益之間的平衡。幸運的是,日本的民主體制用自己的方式在糾正這個不平衡-這才是選舉。”
也許,在接下來的幾周之內,日本政壇可能會發生許多無法預見的事情,日本政壇也將面臨一次全新的改變。
背景:本次日本參院選舉概況
據報道,日本國會參議院共設242個議席,議員任期6年,每3年改選一半,即121席。參議院選舉分為小選區和比例代表選區兩部分。小選區由選民直接對候選人進行投票,而比例代表選區則由選民對各政黨進行投票,并根據得票數多少,按一定比例給各政黨分配議席。在此次參選的377名候選人中,自民黨推舉83人、民主黨推舉80人、其他政黨推舉214人,爭奪小選區的73個議席和比例代表選區的48個議席。
在29日舉行的日本國會參議院選舉中,自民黨僅獲得37席,而民主黨贏得60席。其他主要政黨獲得的議席分別是:公明黨9席;共產黨3席;社民黨2席;國民新黨2席;日本新黨1席。此外,無黨派獲得7個議席。參議院選舉后,加上非改選的63個議席,在野黨在參議院的議席增至137個,超過了參議院議席總數的一半。自民黨的議席由選舉前的110席減至83席,而民主黨則由81席增至109席,成為日本國會參議院第一大政黨。 (東征)
(作者供本網獨家使用,未經許可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