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當地時間11月5日,一名美國現役軍人在得克薩斯州中部胡德堡陸軍基地開槍射擊,造成13人死亡,至少30人受傷,這是美國本土所發生的、極為罕見的“美軍殺美軍”,且造成大量傷亡事件。
盡管消息紛紜,莫衷一是,但很多報道都指出,行兇的陸軍少校納達爾·馬利克·哈桑是美籍穆斯林軍官,他的行動似乎是有預謀的,不像是精神失常者所為。
如果真如一些分析家所猜測的,這起襲擊具有穆斯林針對美國實施報復,甚至恐怖組織和“圣戰”背景,那么問題就變得相當嚴重。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軍隊的民族、種族和宗教構成復雜,歐洲裔、拉美裔、亞裔,基督徒、佛教徒、猶太教徒和穆斯林匯聚一處,自朝鮮戰爭后,美軍就廢除了將少數族裔單獨編組的習慣,改為混合編組,并以“共同的美國夢”為紐帶,以不同族裔、宗教的美國人同為美國而戰自豪。奧巴馬上臺以來,對前任布什的反恐戰略大幅度調整,強調“懷柔”、“攻心”,在伊拉克、阿富汗戰場大量啟用穆斯林官兵,利用他們對當地宗教、習慣和語言的熟悉,達到融洽與居民關系,孤立反美組織的目的。倘胡德堡的襲擊真的是穆斯林針對美國的報復,甚至哪怕僅僅是巧合,哈桑是出于其它目的鋌而走險,而僅因身份特殊而被曲解為“穆斯林的反戈相向”,后果都是不堪設想的。
打仗最怕的就是陣線不清,敵我不明,胡德堡陸軍基地曾是美國“大紅一師”(注:當年西奧多·羅斯福總統當過師長的第一騎兵師)的駐地,今天仍然駐扎著第一裝甲師師部,和號稱“全球第一個數字化部隊”第四步兵師的一部,是美國裝甲兵駐扎最多的基地,既是對外干涉的利爪,也是防備森嚴的銅墻鐵壁。然而再堅固的堡壘,防得住有形的敵人,卻防不住似敵似友、敵我難辨的“疑似目標”,更防不住互相猜疑、互不信任情緒孳生這個心魔。美國數百年戰爭史上,這種對某個族裔、某個“人群”的猜疑在在有之,如南北戰爭時對黑人兵團的猜疑,二戰時對日裔士兵的猜疑。歷史證明,這種猜疑不僅是美軍戰斗力的腐蝕劑,更是美國社會安定團結的毒藥。在中國古代,吳越國王錢镠修筑杭州羅城,十步一樓櫓(注:箭樓),十分堅固,他的參謀羅隱就擔憂道“樓櫓何不皆內向”,意思是說,外來的明敵容易對付,如果內部有問題,先進的武器,森嚴的防范措施,都將變得十分脆弱。如今胡德堡槍聲突兀響起,如何修筑這內向的樓櫓,如何消弭族裔和宗教間可能的互不信任,對于美軍、美國政府,甚至美國社會而言,都是個大大的難題。
眾所周知,奧巴馬的上臺,很大程度上拜布什內外政策不得人心所賜,其獲勝的奧妙,乃至獲勝后執政的脈絡,說穿了就是“處處與布什相反”七個大字。然而正如許多評論家所指出的,布什之與奧巴馬相比,唯一明顯的亮點,恰是維護美國本土安全,自9?11后,盡管布什的一系列防范措施被譏為“草木皆兵”、“侵犯隱私”,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些看似過敏、擾民的防范措施,的確大體確保了美國本土的安寧。當然,在布什任上也發生過“美軍打美軍”事件:2003年3月23日,31歲的穆斯林憲兵哈桑?卡里姆?阿克巴將兩枚手榴彈扔進101空降師軍營的帳篷。但首先,那次事件發生在遠離美國本土的科威特;第二,事件僅造成1死13傷。而胡德堡槍擊案發生在美國本土、美軍重地,傷亡如此慘烈,肇事者哈桑甚至是負責美軍士兵心理輔導的軍官,其性質自不可同日而語。
由于內政外交雷聲大雨點小,人氣明星奧巴馬的支持率已經大跌。日前弗吉尼亞和新澤西兩場州長選舉,民主黨雙雙慘敗,共和黨士氣大振,胡德堡的槍聲無疑會讓他們更加亢奮,產生“窮寇也窮追”的心態,甚至會幸災樂禍地斷喝一聲:“奧巴馬總統,現在還和布什比么?”
(作者:中國日報網特約評論員 陶短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