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4月18日開始實施的鐵路第六次大面積提速,是在一些既有干線實施的時速200公里的提速,部分有條件區段列車運行速度可達250公里。這次大提速,不僅標志著我國鐵路既有線提速躋身世界先進鐵路行列,而且在許多方面實現世界鐵路首創。這在我國鐵路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不僅對我國鐵路現代化建設事業,而且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更快:改變人們出行習慣
這次提速共涉及京哈、京滬、京廣、隴海、滬昆、膠濟、廣深、京九、蘭新等18條線路,其中旅客列車最高運行時速達到160公里及以上的線路延展里程共計1.4萬公里;達到時速200公里及以上的線路延展里程共計6003公里;達到時速250公里的線路延展里程共計846公里。
4月18日后,在跨區域的中心城市間開行動車組客車,將大大縮短各區域間的時空距離,實現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快速流動,對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城市群中大量開行城際快速客車,將有效提升城市的輻射功能,促進城鎮化建設。屆時,將在以北京、天津為中心的環渤海,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以廣州、深圳為中心的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以及以鄭州、武漢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以沈陽、長春和哈爾濱為中心的東北城市群,以西安為中心的西北城市群,大量組織開行高密度的416列城際快速客車。其中珠三角以224列位列第一,環渤海地區安排動車組列車62列,長三角108列,中原城市群8列,西北城市群8列,東北城市群6列。
動車組列車的快速便捷將直接改變人們的出行習慣。提速后,乘動車組列車從上海至北京運行時間由現在的11小時58分縮短為9小時59分,上海南至長沙由現在的18小時22分縮短為7小時31分;上海南至南昌由現在的12小時25分縮短為5小時08分。可以想見,上海到南昌乘火車的時間與乘飛機加上來回機場的時間差不多后,一部分旅客會放棄票價更高的飛機而選擇火車出行。
近距離的城市間火車也很便捷,如上海到昆山的動車組列車只需21分鐘,二等軟座只需15元,這在一定程度上將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慣。昆山市政府副市長任雪元接受媒體采訪時就曾表示,昆山將與上海產生“同城效應”,住在昆山、工作在上海將成為很多昆山人的選擇,上海將成為昆山人工作和消費的區域,而昆山也將成為上海名副其實的“后花園”。
·更優:提升乘車舒適程度
提速后,夕發朝至、一站直達等品牌列車開行數量的大幅度增加,將進一步適應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提高生活質量的要求,尤其是對旅游、商業等市場將產生不小的影響。
新的列車運行圖將增加7對一站直達特快列車,其中北京西至南昌2對,北京西至福州、北京至南通各1對,武昌至杭州、寧波、上海各1對,一站直達特快旅客列車總數增加到26對。北京西至福州一站直達特快列車經京九線全程運行20小時以內,比現在的列車運行圖經京滬線運行壓縮13小時39分。夕發朝至列車數量由第五次大提速后調整的2004年列車運行圖的305列增加到新列車運行圖的337列。
而乘車環境的進一步改善,使得旅客乘火車出行更舒適。這次提速的最大“明星”動車組列車的車廂比普通列車更為寬敞,車內均為電動門,開啟、關閉時噪音低。座椅全部為軟座,可以隨意調節寬度和斜度,只要輕踩椅子下面的踏板,座椅就能旋轉掉頭,使旅客面對的方向始終與列車運行方向保持一致,避免列車在快速運行時頭暈。廁所坐便器墊板能感應控溫,一等車廂旁還設有多功能室,為患病的旅客、哺乳的婦女提供了一個相對寬松、封閉的環境。
而“Z”字頭的直達列車上,寬大的玻璃窗視野寬闊,軟臥房間設有溫度、燈光調節器,過道門全部為自動門,桌上擺放康乃馨……這樣的“標配”,無疑將大大提高人們乘車的舒適度。
·更捷:中部西部一腳跨到沿海
提速后,鐵路貨運能力進一步加強,以上海鐵路局為例,預計提速后貨運能力將比原來增長12.1%。而從全國范圍來看,在西北地區、西南地區、中部地區、東北地區,全面優化和增加開行客貨列車,將為實施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東北振興戰略,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可靠的運力保證。
提速后,鐵路部門將以跨鐵路局五定班列、行包專列、大宗直達列車為重點,進一步優化產品結構,擴大產品覆蓋范圍。同時推出一站裝車、一站卸車的快運直達班列新產品,大力組織海鐵聯運集裝箱班列和雙層集裝箱班列,并優化行包快運列車。可以說,這次提速后,我國鐵路初步形成了貨運快捷運輸網絡,將極大地促進我國物流行業的發展。
據了解,新的列車運行圖共鋪畫五定班列運行線121條,比2004年鋪畫的列車運行圖增加30條、增長33.0%,其中往返班列66條33對,一站裝、一站卸的快運直達班列線45條,集裝箱、小汽車物流班列線也大幅增加。新方案基本覆蓋了全國90個主要城市及沿海8大港口,將為市場提供更加完整的運輸產品。
以往多依賴于航空運輸的需要冷藏的藥品、海鮮、鮮花等貨物,現在也可以更多地從鐵路上走。而內地的集裝箱也可以“一站式”到達沿海港口了。
另外,提速后重載貨物列車、直達貨物列車的大量增加,對確保關系國計民生的重點物資運輸將發揮積極作用。新的列車運行圖確定跨鐵路局大宗直達及重來重去直達列車406條運行線,比2004年圖增加226條、增長125.6%,其中重來重去方案50組110列。直達方案中,煤炭直達運行線264條,其中電煤167條;金屬礦石89條;石油26條,鋼鐵11條;焦炭、非金屬等其他直達15條。
·更強:為鐵路注入新活力
實施第六次大面積提速調圖,也是提高鐵路經濟效益、增強鐵路自我發展能力的內在要求。實踐證明,鐵路大提速不僅順應了時代進步的潮流,滿足了人們快節奏生活的需要,同時,鐵路每一次大面積提速調圖,也都為鐵路基礎設施改造、設備水平提升、職工收入增長創造了條件,為鐵路發展注入了強大的生機和活力。
從1997年第一次大面積提速調圖開始到2006年,鐵路運輸生產經營主要指標連年增長,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全國鐵路旅客發送量從1997年的9.33億人增長到2006年的12.57億人、增長34.7%,貨物發送量從17.20億噸增長到28.72億噸、增長66.9%,換算周轉量從16838億噸公里增長到28579億噸公里、增長69.7%。國家鐵路運輸收入(含建設基金)從1193億元增長到2863億元,增長1.4倍。在創造巨大社會效益的同時,也為鐵路自身發展提供了基礎。
實施第六次大面積提速調圖,將在前五次大面積提速調圖的基礎上,推動我國鐵路發展跨上新的平臺。通過對運輸產品結構的優化調整,對運力資源的優化配置,不僅使鐵路運輸更加適應市場需求,取得更好的經濟效益,而且還將進一步降低運輸成本,促進鐵路集約化經營,提高鐵路經濟增長質量,推動我國鐵路實現又好又快發展。(來源:新民晚報 編輯: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