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我國鐵路實施的第六次大面積提速,是在京哈、京滬、京廣、隴海、滬昆(浙贛段)、膠濟線等既有干線實施的時速200公里的提速,部分有條件區段列車運行速度可達250公里。這次大提速,不僅標志著我國鐵路既有線提速躋身世界鐵路先進行列,而且在許多方面實現世界鐵路首創。
一是在繁忙干線實施時速200公里提速,時速200公里提速線路延展里程一次達到6003公里,部分區段達到時速250公里,無論是一次提速到時速200公里線路里程總量,還是最高速度值,都走在了世界鐵路前列。
二是京滬、滬昆(浙贛段)、膠濟等主要干線部分提速區段,既要開行時速200公里及以上動車組,又要開行5500噸重載貨物列車和雙層集裝箱列車,這在世界鐵路是首創。
三是在繁忙干線客貨混跑、行車密度很大的情況下,密集開行時速200公里及以上動車組列車,這種運輸組織方式在世界鐵路上是獨有的。
實施第六次大面積提速調圖,是鐵路部門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戰略任務的具體實踐和重大成果,對于加快鐵路現代化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我國鐵路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緩解鐵路“瓶頸”制約 適應又好又快發展需要
為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運力保證,是鐵路部門的首要職責。黨的十六大以來,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我國經濟社會逐步轉入科學發展軌道,呈現出又好又快發展的局面,對鐵路運輸保障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幾年來,盡管鐵路部門大力挖潛擴能,實現了運量持續大幅度增長,但是,與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要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鐵路“瓶頸”制約的狀況依然十分突出,運輸能力緊張仍然是當前鐵路面臨的主要矛盾。在大規模鐵路建設展開不久,形成新的能力尚待時日的情況下,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緩解鐵路“瓶頸”制約,最現實、最有效的途徑就是實施既有線提速。第六次大面積提速調圖,我國鐵路主要干線客車運行速度將提高到時速200公里至250公里,運力資源配置將得到全面優化,運輸組織方式將實現全面創新,客貨運輸能力將大幅度擴充,我國鐵路內涵擴大再生產,將以這次大面積提速調圖為標志,躍上一個新的平臺,這對緩解鐵路“瓶頸”制約,進一步增強鐵路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保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提高鐵路運輸服務質量 努力促進和諧社會建設
隨著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深化和發展,人民群眾對公共服務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實施第六次大面積提速調圖,向全社會提供速度更快、分布更廣、服務更優的客貨運輸產品,是鐵路適應時代發展步伐,進一步發揮鐵路對和諧社會建設的促進作用的必然要求。在大的城市群中大量開行城際快速客車,將有效地提升城市的輻射功能,促進城鎮化建設;在跨區域的中心城市間開行動車組客車,將大大縮短各區域間的時空距離,實現各區域間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快速流動,這對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在西北地區、西南地區、中部地區、東北地區,全面優化和增加開行客貨列車,將為實施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東北振興戰略,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可靠的運力保證;夕發朝至、一站直達等品牌列車開行數量的大幅度增加,將進一步適應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提高生活質量的要求;重載貨物列車、直達貨物列車的大量增加,對確保關系國計民生的重點物資運輸將發揮積極作用。
·發揮中國鐵路比較優勢 加快構建綜合運輸體系
鐵路作為國家重要基礎設施、國民經濟大動脈和大眾化交通工具,在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處于骨干地位。實施第六次大面積提速調圖,將使鐵路占地少、能耗低、污染小、成本低、運量大、速度快、全天候等比較優勢得到進一步發揮,鐵路在整個運輸市場中所占的份額可望進一步增加,這對于我國交通運輸行業加快轉變增長方式、提高發展質量,實現又好又快發展;對于降低全社會的運輸成本,實現節能減排目標,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加快鐵路現代化步伐 促進全面創新和進步
每一次大面積提速,都會帶動中國鐵路的創新和進步,都會加速鐵路現代化的進程。第六次大面積提速調圖,對于中國鐵路的發展和進步,對于中國鐵路的現代化,都可以稱得上是一個世紀性的工程。通過這次大面積提速,我國鐵路主要基礎設施實現重大改造,提速線路的規模和質量一舉進入世界先進行列;通過這次大面積提速,我國鐵路機車車輛裝備加速更新換代,一大批具有當今世界鐵路先進水平的機車車輛裝備中國鐵路;通過這次大面積提速,我國鐵路通信信號技術實現歷史性進步,正在向世界鐵路先進水平邁進;通過這次大面積提速,我國鐵路創造了時速200公里及以上條件下快速、重載、密度相協調的運輸組織方式,在世界鐵路行業獨領風騷;通過這次大面積提速,我國鐵路職工隊伍經歷了一次思想、作風、業務的全新培訓和全面錘煉,一大批掌握世界鐵路先進技術,思想、作風、業務全面過硬的骨干,正在迅速成長起來。可以說,通過這次大面積提速調圖,我國鐵路向現代化又邁出了具有歷史意義的一大步,實現了一次巨大的跨越。
·他山之石
鐵路提速一直是世界各國鐵路共同追求的長期目標,也是鐵路管理、技術裝備發展和市場服務水平的綜合體現。1935年,德國的旅客列車平均速度已經達到時速120公里。1975年,世界上旅客列車平均速度達到時速120公里的國家只有10個,而現在已經有10多個國家鐵路旅客列車的最高運營速度達到時速200公里。
國外各個國家對既有線提速改造提出了其目標值:1985年,歐盟(EU)確定的既有線提速改造速度標準為時速160公里—200公里;1991年,日本提出在2010年前在窄軌既有線上實現時速200公里—250公里的運行速度;1996年,俄羅斯鐵路對既有鐵路旅客列車的最高速度確定為時速200公里;美國對既有線提速提出了時速145公里、177公里、200公里、240公里四個等級;法國對繁忙既有干線旅客列車要求最高速度提高到時速200公里。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06年底,世界鐵路既有線提速改造時速200公里及以上的線路里程約為7946公里。(來源:經濟日報 編輯: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