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問二:值不值6910萬
6910萬港幣的天價贖身費用,是坊間爭議的又一焦點。
牛憲鋒的看法是,文物已經進入了流通渠道,所以價格上很難說是高還是低。而作為中介方,蘇富比方面則對這個數字表示滿意。“這個價格很好了,”程壽康告訴《國際先驅導報》,“不能太貪心了,我們估價也就是6000到8000萬港幣而已。”
圓明園管理處主任助理宗天亮則有著另一番解讀:“我覺得文物價值有幾個層面,從歷史和社會意義上來說是一回事,從實際價值來說又是另外一回事。”的確,不僅馬首,包括很多中國流失海外的文物,都正在被賦予很多或許文物本身都無法承載的重負。
事實上,天價購回馬首銅像,也讓更多的人開始擔心,目前仍漂泊在外的其他7尊生肖銅像的命運:它們的價格會不會至少不低于6910萬港幣才能回歸祖國?
“在這方面無法進行簡單化的對比。”牛憲鋒告訴《國際先驅導報》。以豬首銅像為例,2003年購回時花費人民幣600余萬元,但在三年前買回的虎首銅像卻花了1500萬。“一般藏品,即使單純從市場層面看,價格也不都是一直處于漲勢。”
疑問三:是否該鼓勵回購
“我承認何先生的義舉,但捫心自問,有那么多的文物流失海外,我們有多少個6910萬?那可是拿自己的錢買自己的東西。”浙江寧波一位網友的觀點,代表了很多國人的不解。
國家文物局有關負責人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國家文物局并不主張回購,因為既然是中國的東西,就沒有必要用中國的錢買回來。對于通過非法手段盜竊或盜掘的文物,將通過法律手段進行追討。對于由于戰爭原因被掠奪或低價賣向海外的文物,將根據國際公約,在道義上進行呼吁和追溯,希望其返還。同時也歡迎和鼓勵通過捐贈的方式,促成流失海外文物的回歸。
但一位長期從事收藏的人士告訴本報,目前在中國回流文物中,通過法律追討回歸的比例很少。(來源:國際先驅導報 編輯:肖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