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學習能力強
中國人民大學金燦榮教授認為,中國屬于世界上災難比較多的國家,平均每年有大約2700多起。但是又不是災難最多的國家,像日本幾乎天天都有災難。不過,中國國家規(guī)模比較大,一旦發(fā)生災難處理起來的難度就會比較大。規(guī)模小,人口少的國家如果發(fā)生災難相對比較好控制。所以,大家應該以平常心來看這次雪災引發(fā)的各種問題。
金燦榮說,人類總是從自己的錯誤中不斷學習,獲得進步的。美國的每一條法律背后幾乎都是有人命的。總是在死了人、出了事后,人們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和重大,思考解決的辦法。出了問題,積極解決,事后總結吸取教訓,這是人類進步的一種途徑。當然,從政策質量上有些國家在同一個問題上犯多次錯誤,那就是政策上有毛病。金燦榮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政府學習能力也比較強,碰到問題積極解決,之后總結提高方面總的來看是較有效果的。比如說,在經濟調控方面,以前中國經濟總是大起大落,而現在政府調控的手段是越來越多;在社會管理方面,因為“孫志剛事件”,取消了三證,改革了流動人員的管理辦法。2003年非典過后,中國的公共衛(wèi)生應急體制變得更加完善;1998年抗洪搶險后,防洪設施的建設比以前更好。一個國家不可能不面臨困難,處理問題的時候也不可能不犯錯。關鍵是遇到困難不要慌,有了錯誤積極改正,認真解決問題,事后認真總結。這次雪災中國一定能克服,今后南方地區(qū)應對異常氣候,如雪災方面的機制會更好。
英國諾丁漢大學中國政策研究中心的盧宜宜博士對《環(huán)球時報》駐英國記者稱,現代國家更應做到政策的前瞻性。前一段時間英國曾受禽流感威脅,但最終沒有大規(guī)模爆發(fā)。英國政府之前做了非常詳細的應急預案,據稱這一預案細致到如果發(fā)生大規(guī)模人口死亡,是否有足夠墓地都被考慮在內。另外,英國的應急預案中所有職責都落實到人頭,并特別詳細規(guī)定在最開始一切情況還不明確的情況下由誰負責,情況明確后再由哪個部門接管,以更加有效地處理事情,將危害降低到最低。盧宜宜說,中國政府有強大的可調動力量,在一些大災害中沒出大事,抗災做得好,但防備工作做得不足,還有改進的余地。(來源:環(huán)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