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臺灣“大小姐”組合
再看臺灣,小小彬可謂現今臺灣童星的代表。
小小彬的爸爸小彬彬,小時是臺灣知名的童星,曾參演《星星知我心》等劇。2007年出道的小小彬近年來身價也一路暴漲,片酬從剛出道時一集5000元(新臺幣,下同)調為近3萬元,一個月有20萬收入,更有不少廣告商找上門。
超負荷的勞動讓小小彬“不能承受之重”。2010年,他在某次活動中崩潰得哭出來。臺灣勞工部門介入關注,制定“小小彬條款”:以后未滿15歲的孩子工作需先向勞工部門報備,違者將重罰。
學業與演戲相沖突,是童星們無法回避的問題。最近演出《夜市人生》爆紅的臺灣童星劉羽謙,由于學校在臺中,為了趕戲常請假,曾創下40多天沒到學校上課的紀錄,校方建議他干脆轉學。
心理落差不能回避
記者在臺灣駐點期間,參加活動中竟然兩次遇到小小彬的弟弟迷你彬。尤其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在京華城舉行的一次某電視臺兒童頻道的開播活動中,記者看到迷你彬有些疲憊、有些生硬又要努力配合大人表演的樣子,十分辛苦。而一次,迷你彬爸爸在訪談中說的一句話更讓記者唏噓:“迷你彬會嫉妒哥哥小小彬比他紅,所以我會多照顧弟弟一些。”小小年紀,孩子就有了“紅不紅”的攀比觀念,讓人感慨。
張愛玲說過,出名要趁早。這句話在吃青春飯的娛樂圈似乎更是定律。在香港和臺灣,出現過許多童星,李小龍、馮寶寶都是童星出身,他們是幸運的,星途一路順暢。但是有更多的童星被人們無情地遺忘,從明星無奈回歸到普通人身份。
小小彬的父親小彬彬盡管童年風光無限,但是長大后十分平淡,鮮有作品問世,現在全力支持兩個兒子進入娛樂圈。親身經歷了從風光到平淡的心理落差,不知他是否想過,自己的兒子今后是否會遇到同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