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99热-国产成人久久777777

英語點津 中國日報 教育在線 留學英倫
您所在的位置:  中國日報網 >2010浙江高校媒體行>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杭電學子走進世博
2010-09-17 17:10

杭電學子走進世博 

杭電學子走進世博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2010上海世博會的主題詮釋了當今及未來城市對于人們生活的意義。城市在不斷朝著現代化發展的同時,也應該相應地留下歷史的痕跡,而古建筑和歷史遺跡便是親鄰現代人的歷史教科書。

杭州是中國七大古都之一。令人惋惜的是,隨著杭州舊城改建步伐的加快,素有“身邊的歷史”之稱的古街老店等古建筑正在城區成片消失。而如今,杭州70%以上的古城區已不復存在,而且一些歷史遺跡也悄然沉埋于地下。于此,秉著以“踐行科學發展觀,發現杭州城市美”為主題的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世博之眸”暑期社會實踐團隊深入杭城古建筑群落,并探訪上海外灘、西塘古村落等地,實地探訪古建筑保護的情況和一些措施,尋求古建筑及歷史遺跡的未來發展之路。同時,團隊還走進世博園區,探尋各國建筑風格,總結各國古老建筑保護措施,取之精華,共謀杭城古建筑的前程。

從殘破不堪的臟亂舊屋到幸福安康的運河人家

靜謐的深巷,順著石道向前延伸,聆聽夏蟬的鳴叫,不時有游客在白墻黑瓦間合影留念——這便是現如今的小河直街歷史文化街區。"世博之眸"暑期實踐團隊走進小河直街,走進一戶戶居民家中,聊起家常,體味小河直街的歷史與未來。

小河直街14號,推開年近七十的倪奶奶的房門,在古樸的房子下現已布滿了各種生活必備。一說起小河直街的今昔,倪奶奶感觸頗深。

“以前小河直街房屋破亂不堪,有的都已成危房了。旁邊的河道污染嚴重,有時還會散發陣陣惡臭。以前設施都很差,沒有廚房,大家都得到外面門口燒飯,生活極其不方便。”

倪奶奶興致勃勃地帶我們參觀了她的房子,“現在的小河直街經過修繕之后,生活條件改善了很多,家家戶戶都有了廚房和衛生間,有的還安裝了空調。”她還說:“以前的房子都是木質結構,一到雨季,經常是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尤其是臺風來臨時,更是叫人心慌。”

而如今,小河直街的房子外部都加上了磚結構,在不影響原來風貌時加強了房屋的安全性。

倪奶奶僅僅是諸多小河直街改造工程受益者之一。2007年,杭州運河綜保委啟動的小河直街歷史文明街區改造工程,原本斑駁不看的小河直街重展運河人家的舊貌。而且經過了原住居民回遷,原本傳承下來的民間風俗也得以保留。

古鎮商業化,利還是弊?

作為江南六大古鎮之一,西塘不可謂不美,煙雨長廊的雕欄立棟,背水民居的挑檐飛閣,無不令人陶醉。然而,面對蜂擁而至的四方游客,美麗的西塘不得不掛上商業的標簽,在原本安寧的河道旁大做生意。

作為“生活著的千年古鎮”,西塘的一磚一瓦,煙雨長廊無不令人心醉。而就在心醉的同時,不斷推進的商業化卻在漸漸沖刷著水鄉風貌。“世博之眸”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帶著希冀走進西塘,發現問題,用大學生思維去提出自己的解決方案。

西塘古鎮大多數的房子都是歷經千百年風雨的老房,除本身火災抵御力差以外,古鎮狹窄的街道也是與生俱來的消防隱患。可現如今的西塘,不少房屋門前支起了簡易棚,搞起了大排檔,餐桌便擺在河道邊上,房子里作為廚房。這樣一來,不僅古鎮風韻全無,而且還引來了消防安全隱患。更重要的是,這對西塘的古建筑可謂是巨大的傷害。

首先,西塘古建筑以木質結構居多,一旦飯店餐館用火不慎,引來的可能就是大片房屋被燒毀。再者,大排檔和燒烤等大多不設有油煙機,因而許多房屋的木質大梁都被煙熏黑掉色,把古鎮的幽雅氛圍破壞得蕩然無存。現在,去過西塘的游客都時不時抱怨說:“西塘的過于商業化會讓人不禁聯想,現在去西塘不是欣賞水鄉美景了,而是去那兒吃喝玩樂了。”

商業化的確拉動了西塘的旅游發展,帶來了可觀的收入。然而,商業利用是否為古建筑生存和諧之道,還需相關部門慎重考慮。

重展宋風,任重道遠

南宋皇城遺址大部分都集中在杭州市上城區,皇宮在元代時毀于大火,地表建筑基本無存,剩余的主要宮殿都深埋地下。 6月底至7月初,杭州市規劃局對《杭州南宋大遺址公園規劃設計導則》方案進行公示,南宋皇城大遺址再一次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世博之眸”暑期社會團隊探訪了位于中山南路附近的南宋御街遺址,并且察看了正在施工的南宋御街中山南路段的雙面街工程。建城后的雙面街將為宋式建筑,充分展現南宋時期的繁榮面貌。

而作為杭州南宋文化主體的南宋皇城,由于大遺址面積比較大,而且毗鄰杭州主要交通線路,如果大范圍開發成遺址公園,則將對杭州城市交通帶來一定的影響。此外,對于南宋皇城大遺址公園的建設,不少人對此提出異議。

一者,南宋皇城遺址公園的建設打著向廣大市民征集意見并且公示設計方案的旗號,卻在各種媒體上鮮有大篇章的報道和介紹,因此設計規劃的透明度不高,市民們對此事的了解也甚少。再者,南宋皇城遺址公園的規劃龐大而繁雜,而且據悉占地面積將會是現在大遺址的17倍左右,這樣的龐大規模是不是對于遺址的保護來說過了呢?還是借著保護遺址修建公園來發展旅游?

總之,南宋皇城大遺址的保護工程是事關杭城老百姓的大事,也是提升杭州城市品味,重展宋朝風貌的良機,更需要接下來幾年政府和相關單位對此工程的慎重和負責。

杭州的古建筑甚多,保護措施有好多種,而最常見的便是用作商業開發。而前不久的南山路兩岸咖啡的大火卻給古建筑及遺址的保護敲響了警鐘。

像類似南山路、西塘古鎮這樣的古建筑,其建筑本身就不適合餐飲業經營,其建筑結構使得這些建筑在遇到火患時容易快速擴散。古建筑和遺址是見證城市變遷的記錄載體,一個美好宜居的城市應該是新舊并存的,既有現代化的繁榮,也應有歷史的縮影,而城市之美就包含在這繁榮和縮影之中。

面對存在的種種問題,“世博之眸”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將聯合杭城各大高校,為政府出謀劃策,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為杭城美好的未來添上淡淡的一筆。

(來源:浙江在線 編輯:蔡姍姍)



Copyright by chinadaily.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None of this material may be used for any commercial or public use.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in part without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
版權聲明:本網站所刊登的中國日報網內容,版權屬中國日報網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歡迎愿意與本網站合作的單位或個人與我們聯系。
電話:8610 -84883300, 傳真:8610 -8488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