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英國首相Gordon Brown宣布2010英國大選定為5月6日。BBC中文網和BBC英倫網共同舉辦的 “英國大選與華人參政”討論會在7號下午舉行,恰好逢時應景。
這一個月來的準備工作,凝聚了辦公室上上下下的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節目流程的斟酌,時間的分配,以及聯系和確認世界各地的觀眾和網友,每個細節的敲定都需要來回數十個回合的進退?!耙粓鰟倮膽鹨劭偸怯袩o數小的戰斗組成”,這句話不僅適用于戰場,顯然還有政壇。

精心布置的討論會現場。
今天我的工作,是在討論會前后采訪來自政界、文教界的嘉賓和傳媒工作者,請他們談談參加討論會的感受,以及對于近年來華人參政熱情高漲的看法。
上午我早早到了會場,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的Auditorium里,已經布置地有模有樣。墻上黑白的老照片倒映出BBC中文部一路走來的歷史進程。
大概是在國內呆久了的緣故,來英國學習的一些中國同學告訴我,之前他們對英國大選持的態度是:“不關注,不了解”。對于這一觀點,我在理解的同時也認為:如果能在留英期間,現場體驗一次華人參選的唇槍舌劍,不也是一種獨特而難得的奇妙體驗?

為大選造勢的各黨派代表討論熱烈。
討論會于英國時間下午兩點準時開始。臺上各位嘉賓在自我介紹之后,秉持自己的風格對臺下觀眾的提問一一作答。沒有現場目睹過大選陣勢的我,心里一度默默擔心:這么激烈的討論,可別吵起來!
后來,在后臺工作的前輩們告訴我,他們在monitor上看著會場上各黨派代表的妙語連珠、你來我往,還說:這樣才好,可別吵不起來!
的確,既然是討論會,當然還是越熱烈越好。
來自世界各地的觀眾和網友也投入到與這些政壇先鋒們的問答中來——
在英國讀A-level的學生,探究英國經濟困境的根源和經濟復蘇的最大障礙;
在本地工作的華人觀眾,詢問如何保障英國社會各階層都平等就業的權益;
在北歐留學的高校學生,了解新政府是否會延續最近更改的英國移民政策;
在美國生活的海外華人,評論奧巴馬的當選對于少數族裔政治地位的推進。

我在會后采訪參與討論的各界人士。
之后,一些華文媒體記者也對出席的六位華裔候選人提出了有關經濟恢復、移民政策、華人社區和文教醫療等問題。
原定的三點半討論會結束之后,政壇新星、華僑華人、留英學生與各黨派代表在會場繼續剛才的意猶未盡。
“華人參政”經過幾代人的努力,由不可能變為可能,由不現實變為現實。而這一切,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