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福州 > 海西之旅
![]() |
釣龍臺:傾聽古時南臺憶古事 2010-05-05 09:50
漢朝無諸定都冶城的時候,冶城是一個范圍很小的城市。它三面環(huán)水,主要港口在今冶山之東,此地水深數(shù)米,可以停泊商船,并有水道通向閩江。不過,這條水道并非由冶山向南直接與閩江接通,而是彎彎曲曲向西南延伸,在釣龍臺與閩江水匯合。其時,潮水對駛往福州的船只十分重要,潮水上漲時,閩江的潮水一直涌進福州,來自閩江的船舶便可順潮進入福州。所以,古代詩人詠福州:“百貨隨潮船入市”。南臺對福州的重要性于此可見。 當年的釣龍臺是福州的一大景區(qū),上有閩越王無諸的祠廟,一直保留到清代。閩越王無諸是福州城的開辟者,也是閩越國的創(chuàng)立者。漢代初年,漢高祖劉邦賜封無諸為閩越王,漢使帶著漢高祖的節(jié)鉞乘船南下,就在釣龍臺舉行賜封大禮,晉封無諸為閩越王。這說明早在漢代初年,釣龍臺即為福州南部的交通樞紐,福州人從福州往南進入閩江,都是在釣龍臺附近停泊,以換乘在閩江上航行的船只。他們即可以駛向上游,也可以駛向海外。《后漢書》記載東冶人在海上遇到風暴,一直飄到澶洲,此地為秦代徐福居住之地,“所在絕遠,不可往來”。有人認為,《后漢書》記載的澶洲即為日本三島,它表明漢代福州與日本之間有了最初的海上聯(lián)系。 另一個與閩越國有關的傳說是越王余善在釣龍臺“釣龍”。余善是閩越王無諸的后代,漢武帝討伐嶺南割據(jù)政權時,他曾帶八千水兵配合漢武帝南征。閩越水軍乘上百艘船只從南臺港出海,浩浩蕩蕩駛向嶺南海域,一時轟動南方。傳說余善在南臺游玩時釣到過一條“大龍”。古人所說的龍,即為鱷魚之類的兩棲動物,古代閩人稱鱷魚為“蛟龍”,它在水中游蕩,對人類形成巨大的威脅。大家都知道唐代韓愈在廣東韓江驅逐鱷魚的故事,這是因為在古人看來,若是不將鱷魚驅逐,人類很難在這一區(qū)域生存。閩越王余善的“釣龍”,應當就是鏟除鱷魚之害的一種行動。不過,它要比韓愈驅鱷要早一千多年,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福州一帶的開發(fā)要早于嶺南許多地區(qū)。 來源:福州新聞網(wǎng) |
|
|||
客服電話:010-84883300 給中國日報網(wǎng)提意見:webeditor@chinadaily.com.cn
|
版權保護:本網(wǎng)登載的內(nèi)容(包括文字、圖片、多媒體資訊等)版權屬中國日報網(wǎng)獨家所有,
未經(jīng)中國日報網(wǎng)事先協(xié)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