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99热-国产成人久久777777

 
  訂閱CHINADAILY手機報
English | Fran?ais
中國文化    |    英語點津    |    新漫網    |    
 
查詢: 搜索     高級查詢
福州 > 海西之旅

古味連城:閩西優雅 脈脈風情

2010-05-11 11:06

古味連城:閩西優雅 脈脈風情

培田人重視門廬構造,有“三分廳堂七分門廬”之說。

  連城是閩西的一座小城,春天里一次隨意的短途旅行來到這里,走進優雅與開放并存的培田明清古民居,仰望青巖河上如騰空蛟龍般的云龍橋,深入天寨尋奇探幽,連城的風情出乎意料。

古味連城:閩西優雅 脈脈風情

春天滿山遍嶺開著紅艷艷的杜鵑

  培田古民居,浸在碧苔墨香間

  位于連城縣宣和鄉的培田古村,因其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而聞名。同樣是客家民居,培田的建筑風格迥異于早已名聲在外的土樓。相比于土樓的封閉和堅固,培田民居則顯得開放和優雅。

  被青磚風火墻包圍顯得古樸厚重的繼述堂,是很能代表培田民居“九廳十八井”結構特點的一座高堂大屋。這種獨具風格的客家大院針對南方多雨潮濕的氣候,在中原庭院式建筑模式的基礎上加以創新而成。屋內有天井,木、磚雕也頗為精美。盡管廳多井多房多,卻井然有序,通風采光也皆上乘。廳與廳之間既有通道相連,又有門戶隔阻,使之各成單元,既利于大家族聚族而居,又不妨礙小家庭各享天倫。

  地面上用鵝卵石砌成的各種圖案是培田古民居的一大特點。最常見的圖案是古錢,不管豪宅還是小屋,其門口、天井、通道等大多有它的身影,既有鎮邪扶正的意思,又為提醒族人商農并重。除此之外,還有中國結、瑞獸和八卦圖等多種圖案,無不潔凈漂亮。

  穿行于鵝卵石鋪就的滿是碧苔的巷道,門樓上的各式楹聯彌漫著濃郁的書香墨氣。“善居室惟懷完美,好讀書立志修齊”“積德潤身如積玉,遺書教子勝遺金”,諸如此類的對聯可見培田的文墨之鄉絕非徒有虛名。

  在書香習氣下,這里的居民依然保存著一份似與清苦生活不相稱的清高審美。天井中的架子上一定有怡情養性的蘭花,民風十分純樸。

  云龍廊橋遺夢

  閩西多山多水多險阻,廊橋以它獨特的風姿,或橫跨在險灘絕壁之上,或靜臥在村落市井之中。位于羅坊鄉的云龍廊橋就是閩西的廊橋中非常出色的一座。

  云龍廊橋橫臥在青巖河之上,它的一頭臥在農田邊,另外一頭飛向對岸云霧繚繞、層層疊翠的峭壁,在巨石前戛然而止,壯觀的氣勢讓人忍不住從心底發出一聲驚嘆。

  云龍廊橋建于明朝崇禎(1634年)年間,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重修,幾百年的風雨剝蝕讓它顯得更加古樸雅致。在廊橋的首、尾兩端各豎一座牌樓式橋門,斗拱高疊,歇山脊頂,氣勢不凡。六座花崗巖砌的橋墩承托著暗紅色的橋身,橋頭翹起的飛檐仿似張揚的龍首,又因常有云霧繚繞在古橋間,把橋裝飾得如騰空的蛟龍,便是“云龍橋”得名的由來。

  橋廊中間突起一座飛檐翹角的六角攢尖頂閣樓,第二層為“文昌閣”,第三層稱“魁星閣”。踏著被歲月打磨的十分光滑的鵝卵石走入有木廊遮風擋雨的甬道,登上樓閣極目四望,清風送爽,橋下流水潺潺,羅坊青山碧水盡收眼前,心曠神怡。

  從這里經過的老鄉看我們拍得不亦樂乎,于是停下腳步一臉認真地幫我們介紹,還告訴我們每年正月十五這里最熱鬧,一年一度的“走古事”活動就在這里舉行。

  有機會再來這里看“走古事”,成了遺落在云龍廊橋的一個小小夢想。

  天寨探幽

  天寨(原竹安寨)是冠豸(音同寨)山風景名勝區的一部分,但比主景區要清幽得多,還保持著原生態的質樸和水靈。上山先要經過一段被農田包裹的田間小路,剛剛下過一場雨,雨后的田野清新而又充滿生機,不遠處的一座座山峰在云霧繚繞間若隱若現的。

  沿著林間蜿蜒的石階行進,走到山腰處回頭遠眺,薄霧如輕紗般升騰在遠處的群山之間,山腳下一壟壟綠油油的農田拼成一幅純天然的美麗圖案。走在綠意無垠的老林里,路兩邊不時有野花闖入眼簾,散發著山野的芬芳。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友情鏈接
 
 客服電話:010-84883300  給中國日報網提意見:webeditor@chinadaily.com.cn 
版權保護:本網登載的內容(包括文字、圖片、多媒體資訊等)版權屬中國日報網獨家所有,
未經中國日報網事先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