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福州 > 福州要聞
![]() |
老字號軟木畫:紅袖揮刀琢木 “畫”盡閩都古韻 2011-09-28 17:08
戀上軟木畫 忘了找對象 據介紹,栓樹由于具有質地輕軟、紋理細密、色澤典雅等特點,故稱“軟木”,以此為原材料以刀代筆制作出來的畫便稱為“軟木畫”。而以世界風光、名勝古跡、亭臺樓榭、花鳥蟲魚入畫制作的軟木畫,令人賞心悅目,與脫胎漆器、壽山石雕同譽為福州工藝“三寶”。 “軟木畫看似輕松的案頭工藝,做起來十分繁雜。”吳奕紅對此有著深切感受,比如一幢樓閣,窗欞、椽子和柱子等都細若發絲,要從一大塊軟木上取材,再用刀雕畫出各種建筑、植物、人物、動物的形象輪廓,然后將幾十乃至幾百根的細線條一一布景組合。“有次創作一幅大型作品,十幾個人參與,前后花了近一年。” “春來夏去,陪伴我的只有身邊的一幅幅作品和窗外寂靜的池塘。”遙望窗外,吳奕紅感嘆道。一把刀,一塊木頭,就能成就一幅薄如蟬翼的藝術作品,這種創作的成就感讓她癡迷其間。“對軟木畫的愛好,讓我連戀愛的時間都錯過了。” 網絡上營銷 外國客如流 在一年又一年雕刻的過程中,吳奕紅深得父親吳芝生的真傳。2002年,24歲的她和父親成立了“福州晉安區吳芝生軟木畫創作中心”,并由她擔任法人代表。作為年輕一輩,吳奕紅對“老字號”有獨特的詮釋。在她看來,“老字號”要發展,不能再抱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老觀念,要不斷創新作品,還要“賣力吆喝”。 “只有對軟木畫的外觀形式、表現內容、創作題材及點綴裝潢等方面都進行創新和改進,才能跟上時代潮流和人們的審美情趣。”吳奕紅舉例介紹,在父親的指導下,她改變了傳統軟木畫的外框總是黑色的套式,而采用深綠色、褐色等多種顏色裝飾,使風格多樣化。同時,她將軟木畫與日常生活用品結合起來,比如在筆筒上貼上軟木畫等。“創新后的產品供不應求,去年公司銷售了大大小小近萬幅作品,產值達50萬元。” “老字號軟木畫還在網上叫賣。”吳奕紅開心地說,近年來,來自德國、日本和新加坡等國的客人源源不斷地慕名而來,主要歸功于網絡營銷。上個月,有個法國客人在網上無意間瀏覽到軟木畫圖片,被這種“用木頭創作的中國畫”深深打動,一家三口不遠萬里,專程從法國趕來訂購了3幅作品。 來源:福州新聞網 編輯:王靜靜 |
|
|||
客服電話:010-84883300 給中國日報網提意見:webeditor@chinadaily.com.cn
|
版權保護:本網登載的內容(包括文字、圖片、多媒體資訊等)版權屬中國日報網獨家所有,
未經中國日報網事先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