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99热-国产成人久久777777

 
  訂閱CHINADAILY手機報
 
中國文化 | 英語點津 | 新漫網 | 進入中國日報網英文首頁
 
查詢: 搜索     高級查詢
山東各地: 濟南 青島 煙臺 泰安 東營 淄博 濰坊 萊蕪 日照 臨沂 威海 濟寧 棗莊 聊城 德州 濱州 菏澤
山東 > 財經縱橫
滾動新聞

“十一五”:山東構建現代漁業產業體系

2010-12-30 14:00

中國日報網消息:“十一五”期間,山東省發展生態、高效和品牌漁業,構建起構建現代漁業產業體系,使漁業經濟得以快速發展。預計今年全省水產品總產量770萬噸,漁業經濟總產值2340億元,年均增長12.7%。

山東漁業產業結構調整大見成效,海洋捕撈業不斷向遠洋拓展,目前,全省從事遠洋漁業生產的漁船近1000艘,年產量18萬噸,產值20億元。而同時,水產養殖業向優質健康化發展,海參、鮑魚、對蝦、梭子蟹、海帶、扇貝、鱸魚等10個海水養殖品種發展迅猛,產量、產值分別占全省水產品總產量和總產值的17.5%和45.3%。淡水漁業推廣“上糧下魚”、“魚藕混養”等生態養殖模式,全省淡水漁業產量達140萬噸,產值160億元,已成為內陸地區農民增收的重要產業。全省水產加工產品已發展到鮮活、冷凍、即食、保健等19個門類3000多個品種,成為中國最大的水產品加工和出口基地。

海產品進出口逐年增長,目前,出口海外30多個國家和地區,今年山東省進出口總量將達到235萬噸,總值62億美元。其中出口額達到34億美元,分別占全國水產品和全省農產品出口創匯的三分之一。

“十一五”期間,山東水產品養殖基地建設、標準化生產突飛猛進,并形成了大批龍頭企業。“十一五”期間,批復省級以上漁業基本建設項目135個,總投資60多億元。目前,已建成國家級和省級健康養殖示范區169處,標準化、無公害水產品養殖面積達到26.5萬公頃,占全省養殖總面積的40%以上。形成了一批10萬畝、30萬畝集中連片的現代漁業示范區。全省規模以上漁業企業發展到610多家,占全國的24%,省級以上龍頭企業發展到82家。并涌現了“好當家”、“東方海洋”等大批名牌企業和“膠東刺參”、“黃河口大閘蟹”等產品品牌。

漁業科技成為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目前已建成省及國家級海洋與漁業重點實驗室25個,水產原良種場和遺傳育種中心60處。實施了一批國家重大海洋與漁業“973”、“863”計劃項目,選育出了“黃海2號中國對蝦”、“東方3號雜交海帶”等國家審定新品種,主要養殖品種發展到70余個。攻克了工廠化循環水養殖、中草藥替代抗生素防治魚病等技術。“十一五”以來全省共取得漁業科技成果400多項,獲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140多項,其中,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科技進步二等獎7項,漁業科技貢獻率由2005年的60%提高到2010年的65%。

山東率先實施漁業資源修復行動計劃,“十一五”期間投入修復資金12億元,累計放流中國對蝦、日本對蝦、三疣梭子蟹、海蜇、金烏賊、牙鲆、黑鲪、半滑舌鰨鰱魚、河蟹各類水產苗種150多億單位。建設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61處,保護區面積達到20萬公頃。漁業資源修復行動實施以來,全省回捕海洋增殖資源24.2萬噸,產值66.7億元,直接受益漁民60萬人,年人均增收2200多元,綜合投入產出比達到1:16.5。而大量人工魚礁區的建立使水體藻類生物量增長迅速,魚類種類及數量明顯增多,海洋底棲生物恢復加快,初步構筑起山東海洋牧場框架體系。

山東積極拓展漁業生態旅游、休閑產業,打造培育漁耕體驗、游釣健身、漁鄉風情等新興產業,已建成省級休閑漁業基地110多處,年接待游客2000萬人次,營業收入40億元。

漁業產業每年從業人員達到500多萬人,漁民人均純收入1萬元以上,年均增長6.8%。

來源:中國日報山東記者站鞠川江、崔小青 編輯:李晶

安德利集團與弘毅投資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11月15日,山東安德利集團與弘毅投資(北京)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弘毅投資將對安德利果膠公司注資1000萬美元。

煙臺

獲得最佳中國魅力城市的煙臺是全國首批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

萊蕪

萊蕪是齊魯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一直是中國歷史上重要的冶鐵中心。

濟寧

“孔孟之鄉、運河之都”。位于山東省南,蘇魯豫皖四省結合部。

 
友情鏈接
 
首頁|國際|中國|財經|評論|博覽|軍事|體育|圖片|娛樂|時尚|明星|女人|論壇|博客  
 客服電話:010-84883300  給中國日報網提意見:webeditor@chinadaily.com.cn 
版權保護:本網登載的內容(包括文字、圖片、多媒體資訊等)版權屬中國日報網獨家所有,
未經中國日報網事先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