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12月15日報道:金風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武鋼在接受中國日報專訪時表示,公司正在大力開拓海外市場,其在澳大利亞的代表處正在尋找投資機會,并有可能通過投資當地風力發電廠的形式來帶動風電設備的海外銷售。
武鋼表示,公司目前也在積極開拓美國、中歐以及非洲等市場。金風的目標是在未來三至五年內,把國際市場的份額提高到20%到30%。
目前,金風科技的國外各戶所占比重很小,主要為美國、巴基斯坦、土耳其及中亞的一些國家的風電場。
金風科技曾于今年8月收購了位于美國明尼蘇達州的一個風電場,以此來打開其在美國風電設備市場的銷路。
該公司一位高層向記者透露,國外不少小型風電場現在都面臨資金短缺的問題,金風正是借助自己在資金方面的實力,通過投資合作的方式,將自己的設備帶入了國際市場。
作為國內最早的風電設備生產廠商,金風科技擁有18%的國內市場份額,也是全球第九大風大設備制造商。作為邁向國際化的第一步,金風去年收購了擁有風電尖端技術的德國公司VENSYS。
武鋼稱,這次收購使金風擁有了自己的知識產權,金風今后會在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方面多下功夫。
除了風電設備,金風也正在風電產業的上下游開拓新的業務領域,如生產風電機組所需的葉片以及產業下游的風電場運營等。據武鋼介紹,風電場業務現在所占比重不到10%,今后的比重也不會超過金風總業務一半。
截止去年底,金風科技的銷售收入連續9年增長超過100%,而其今年前三季度的盈利達10.23億元,是去年同期的三倍多。對此,武鋼表示,隨著國內風電設備制造產業的競爭加劇,金風今年和明年的利潤增長會有所放緩,但仍將保持兩位數的增長。
中國風電產業在過去幾年中發展迅速并有望成為世界第三大風電市場。截止2009年6月,中國風電裝機規模達到1600萬千瓦。業內人士估計,今后,中國每年的風電裝機容量將在1000萬千瓦,而風電設備產能將在2010年超過2000萬千瓦,相當于一半產能閑置。
作為國內風電龍頭企業,金風認為風電設備的過剩是暫時和相對的。風電只占上網電力的很小一部分,有巨大增長空間;電網建設的滯后也影響了風電的廣泛應用。
武鋼認為,應當鼓勵更多的投資者進入電力市場,利用市場機制來促進電網建設。隨著風電網絡的成熟,市場的供需關系也會逐漸平衡。同時,應當建立綠色電力交易市場,鼓勵愿意支付高價電費的環保企業使用清潔能源。風電產業今后會進入優勝劣汰的整合階段,時機成熟時,金風會考慮進行同類企業的收購。
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長周大地認為,目前國內風電設備制造企業有70多家,而全球知名的制造商也不過10家左右。中國企業需要擁有獨立的知識產權,而非簡單拷貝國外的技術。他同時提醒,在與國外同類廠商競爭時,低價策略并非長久之計。
武鋼說,金風目前的產品重點是3兆瓦和5兆瓦發電機組,目標是在2013年成為全球風電設備制造領域的前五強。(中國日報記者 劉憶玉 編輯 裴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