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9月9日專欄文章:我喜愛倫敦的理由很多:美麗的河畔景色、免費的博物館、最棒的劇院、頂級足球比賽以及無數的文化活動等等。但有一點讓我非常受不了這座城市——倫敦的地鐵。距離倫敦奧運會開幕還有不到兩年時間。作為一個從上屆奧運會舉辦城市來倫敦的異鄉客,我認為倫敦首先應當提升的是地鐵系統。
對于一個像倫敦這樣規模的城市,現在的地鐵的規模、空調及信號體系都已顯不足。2012年奧運會要是再趕上本周這樣的地鐵工人罷工就更麻煩了。“如果地鐵能平穩運行,那么地鐵應是倫敦最值得驕傲的,但地鐵往往不靠譜,因此也就成了這座城市最讓人頭疼的地方,”一個和我一起擠車的乘客對于倫敦地鐵給出了這樣的評價。本周二一早,和很多人一樣,因為地鐵工人罷工,我不得不坐公交車上班。
本周地鐵罷工是從周一下午開始的,800多名維修工下午5點開始罷工,隨后是司機、站臺工作人員和信號員,這些人在晚上9點加入罷工隊伍。周二幾乎沒有幾班地鐵運營,數十萬上班族,包括我在內,不得不選擇自行車、摩托車、公交車或轎車出行。24小時罷工幾乎讓倫敦交通陷入癱瘓,其影響一直延續到周三早上。
周二早晨,倫敦街頭被公交車、出租車和私家車擠得水泄不通。好在市長鮑里斯·約翰森(Boris Johnson)一個多月前引入租賃自行車,這些自行車此時成為上班族爭搶的對象。警察們不得不對租賃停車場嚴加看管,維持秩序。下個月和11月據說還會有兩次罷工,這三次罷工11000名地鐵工人參加的共同行動,抗議政府要削減800個票務及站臺管理崗位。
九年前,我第一次到倫敦的時候,那里的地鐵是我最喜歡的。我從沒見過一座城市有這樣龐大、發達的地下交通系統,出行十分方便。三年前,我回北京時,一直都在抱怨當時北京地鐵是多么不便,和倫敦地鐵沒法比。這次我回北京后,發現情況截然不同了。北京利用奧運會全面提升了地鐵系統。奧運會之前,建成了5號、8號、10號和機場快軌線,將這座城市的居住區、商務區、金融中心和主要奧運場館緊密連接在一起。
奧運會過后一年,北京又開通了貫穿市區的4號線,使北京地鐵總里程達到228公里。這個數字在2012年將達到420公里。目前在北京每天有560萬人乘坐地鐵出行。倫敦地鐵總里程大約為400公里,每天運送340萬人。單從數字上看,北京地鐵要比倫敦更擁擠,但其實在北京坐地鐵比倫敦要舒服不少。北京地鐵車輛更新,更寬敞。倫敦地鐵經常信號失靈,在北京地鐵很少見。最重要的是,北京地鐵和車站都裝有空調,即使在炎炎夏日,一進地鐵便覺得涼爽宜人。
相比之下,倫敦只有一條線路是裝空調的。凡在夏天坐過中央線(Central Line)的乘客都能體會到汗流浹背的感覺。這條貫穿倫敦中心城區的74公里地鐵線給很多人留下了深刻印象。2012年奧運會恰在倫敦最熱的7月召開。除了正在建設中的Crossrail地鐵線,倫敦政府還應當著力提升現有地鐵線路的承運質量,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倫敦地鐵效能,為奧運會服務。(中國日報記者 張海洲 編輯 裴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