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對中國的信心
在胡主席出訪亞非五國之前,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對瑞士、德國、西班牙和英國以及歐盟進行了正式訪問。溫總理訪歐期間著重闡述了在全球金融危機背景下中國對世界未來的信心。他的訪問也因此被世界輿論譽為"信心之旅"。
訪英期間,溫總理多次強調“信心是最重要的,比黃金或貨幣還重要”。英國《金融時報》在對溫總理獨家采訪時,一開頭便問到中國的信心從何而來。溫總理解釋說:中國經濟應對危機的信心源于中國政府對形勢的正確判斷,源于改革開放30年形成的強有力的物質基礎和良好的體制,源于中國有一個穩健的金融市場體系,源于中國有廣闊的市場潛力和回旋余地,最重要的是源于中國政府堅決果斷的決策以及決策的力度和速度。
此次訪問不僅使中歐在應對金融危機等全球性問題上取得重要共識,也使雙邊經貿合作煥發出新的活力。其間,中歐領導人做出了兩個重要決定,一個是今年4月舉行第二次中歐經貿高層對話,另一個是在年內盡快舉行第十一次中歐領導人會晤。
瑞士聯邦主席默茨在會談后對溫總理說:"當您結束訪問回到中國的時候,請把一個歐洲國家對中國的信心帶回去!"
溫總理訪問期間宣布中國將派遣大型采購團赴歐洲采購先進設備和技術,這一消息受到歐洲各國的廣泛歡迎。輿論認為,這不僅給處于經濟衰退中的歐洲帶來溫暖,更顯示了中國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的決心。
西班牙首相薩帕特羅在與溫總理會談后指出:“在目前這一歷史時刻,中國對世界是如此的重要。快速增長的經濟、巨額的外匯儲備或將讓中國成為讓世界擺脫金融危機的最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