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線 > 中國在線2008
![]() |
曾培炎:全球智庫需建立起靈活高效的合作機制 2009-07-03 10:30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理事長、國務院原副總理曾培炎發言 中國網楊佳攝 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定于2009年7月2日—4日舉辦“全球智庫峰會”。7月3日上午9時開始,峰會舉行主題為“全球金融經濟危機與世界經濟展望”的主論壇。中國網將對主論壇進行全天的現場直播。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理事長、國務院原副總理曾培炎在論壇上表示,近代以來,國際政治、經濟形勢更加紛繁復雜、瞬息萬變,正確的決策越來越離不開科學、系統的判研與謀劃。中國政府十分重視發揮智庫的作用,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逐步形成了多種類型的智庫,在改革和發展中提出了很多富有創建性的政策建議。部分機構和專家還直接參加了政策研究的制定。近年來中國智庫與國際智庫的交往日益增多,合作更為務實,我相信這對推動中國智庫的發展一定會發揮積極的作用。 曾培炎說,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是對決策者的嚴峻挑戰,也是對人類智慧的考驗。智庫應當發揮知識高度密集、善于運用籌劃的優勢,加強事關全球經濟發展重大問題的研究,在引領世界經濟早日走出危機,實現綠色復蘇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首先,應對金融危機要智庫提供更多的、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提出解決危機方案,是智庫義不容辭的責任。在金融危機中,由于各個經濟體的情況不同,發展階段不同,受到的傷害也不一樣,這就需要智庫對危機進行多維度、多視角的研究,防止危機深化,防范次生災害。在這方面要形成一些有針對性、可操作性的應對方案,為政府和企業出謀劃策,以盡可能地縮短危機持續的時間。 其次,要科學制定公共政策??茖W制定公共政策有利于智庫發揮更大的影響力,現在社會的公共政策越來越趨向于理性和科學,對日益復雜的經濟問題需要提高智庫對決策的參與度,智庫應當開展公正、獨立、客觀、全面的分析研究,為決策者提供有價值的報告和建議。同時,智庫應主動加強同政府、企業、公眾的聯系與溝通,搭建一個暢通的互動平臺,爭取獲得決策者的認同和社會的支持。 第三,智庫應該積極參與,有助于推動政府之間對話與交流。這次危機的治理過程表明,沒有全球有效的政策協調,就不可能帶來全球有效的復蘇。除了應對金融危機以外,解決世界經濟的不平衡,全球氣候問題,能源和糧食安全等事關全人類共同利益的重大問題,都需要各國之間建立起溝通機制,進行廣泛的政策對話。各國的智庫應當發揮專業的優勢,加強國際之間的熱點、焦點問題的溝通,提出建設性的建議。我想這將有助于加強政府間的政策協調,為應對各種全球風險和挑戰發揮積極的作用。 第四,智庫應當自覺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智庫在公共政策的制定過程中有一定的話語權,其主張有社會影響力,因此智庫的研究應當正確反映公眾的意見,體現公眾的利益,審慎的提出意見和建議。從經濟運行和宏觀調控的規律出發,合理的引導社會預期。智庫的研究成果應當保持科學性、客觀性和嚴肅性,處理好公共利益與集團利益的關系。 曾培炎說,為妥善解決日益增多的全球性問題,全球智庫需要建立起靈活、高效的合作機制,這次峰會是一個很好的起點,這不僅十分必要,而且非常緊迫。中國智庫愿意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根據國際形勢開展與各國智庫的合作,不斷擴大人員往來和學術交流,定期或不定期的舉辦智庫論壇,促進了解,共享信息,比較觀點,啟迪思路,為推動全球的和諧發展貢獻思想和智慧。 編輯:鄧京荊 來源:中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