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線 > 湖北
![]() |
湖北正式拉開長江經濟帶新一輪開放開發 2009-07-28 13:26
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加快湖北長江經濟帶新一輪開放開發——這是繼武漢城市圈“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和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建設之后,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又一重大戰略構想。7月27日,湖北省委常委張昌爾向新聞媒體宣布:湖北省委省政府已經批準印發《關于加快湖北長江經濟帶新一輪開放開發的決定》。這一決定的出臺標志著湖北省正式拉開長江經濟帶新一輪開放開發的大幕。 “現在出臺這個決定,是‘恰逢其時’”,張昌爾在新聞發布會上說,“應對金融危機,既要應急又要謀遠,長江經濟帶的開放開發就是加快培育開放型與內生型有機結合的發展方式。” 湖北長江經濟帶西起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東縣,東至黃岡市黃梅縣,涵蓋武漢、宜昌、荊州、黃石、黃岡、鄂州、咸寧、恩施等8個市州的25個縣市,地域面積7萬多平方公里、約占全省國土面積的2/5,2008年創造的生產總值、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分別占全省的67.5%和60.7%,在湖北省發展格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不僅沿江經濟帶經濟總量不可小視,更重要的是,對湖北而言,長江經濟帶新一輪開放開發被賦予了更大的戰略布局意義: 2003年,湖北提出和實施“1+8”武漢城市圈建設,并于2007年獲批“兩型”綜合配套改革實驗區; 2008年11月,湖北啟動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建設; 2009年7月,湖北拉開長江經濟帶新一輪開放開發。 至此,“兩圈一帶”總體戰略形成,湖北實現了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空間上的全覆蓋,形成了一個較長時期內指導湖北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藍圖。 “長江經濟帶猶如肩挑鄂西和鄂東的‘扁擔’,具有溝通、帶動‘兩圈’的重要作用,”張昌爾說,“因為湖北長江經濟帶與‘兩圈’在地理位置和行政區域上高度重疊,具有‘一線串兩珠’的重要功能,完全可以起到協調發展的主軸作用。” 實際上,面對穿省而過的長江,湖北曾經在多個時間節點上投以熱切的目光。上世紀80年代,湖北根據“通江達海”的地理區位優勢,提出了建設長江中游經濟帶戰略。當今天湖北再次把區域經濟發展的熱點聚焦這里,長江經濟帶面臨的發展條件、發展機遇、產業基礎、交通設施已大大跨越往昔。 與此同時,面對長江,實施開放開發的理念也呈現明顯時代特征。“注重有限、有序、有償開發,注重綠色環保開發,保護優先,合理利用。”張昌爾特別強調湖北實施開放開發的生態要求。 按照《決定》部署,湖北新一輪長江經濟帶開放開發要以發揮長江黃金水道優勢、加快新一輪沿江交通設施建設為基礎,以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為核心,以促進沿江特色產業發展為重點,到2020年,把湖北長江經濟帶建成現代產業密集帶、新型城鎮連綿帶、生態文明示范帶,成為湖北值得驕傲的新型流域經濟帶。 湖北正邁入長江經濟的新時代。 編輯:鄧京荊 董淼 來源:中國日報湖北記者站(記者 周荔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