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99热-国产成人久久777777

各地新聞標簽: 北京 重慶 大連 福建 廣東 廣西 海南 黑龍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蘇 遼寧 四川 山東 上海 陜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國在線 > 中國日報社論
滾動新聞

社論:博士教育質量比數量更重要

2009-07-28 23:39

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英文《中國日報》729日社論:中國一年需要多少博士?時下屢禁不止的學術造假和對學位趨之若鶩的浮躁心態讓這個原本無關痛癢的問題一時間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最近一次對3000多人的調查發現,超過70%的人認為博士數量增加并不意味著教育質量的提高,至少40%的受訪者表示,大多數讀博士的學生只想借此找到一份好工作或得到提升機會。參加此次調查的人絕大多數具有大學本科學歷。

中國博士畢業生人數近年來持續增加。中國有310所院校機構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2007年,超過50000人從這些單位獲得博士學位。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擁有博士學位人數最多的國家。中國人口世界最多,博士最多本無可厚非。但問題是我們培養的博士質量如何呢?    

去年9月,中國科技協會在博士中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39%的受訪者對那些在論文中造假的人表示同情。有些人出于現實需要攻讀博士學位的情況在社會上屢見不鮮,但這并不能成為降低學術標準,甚至進行學術造假的借口。有些大學專門為政府官員和企業領導讀博士組織各種名目的“副業班”。對于這些人來說,博士學位只是裝飾。對于大學來說,好像獲得了不菲的經濟收益,但卻“賣掉”了自己名譽,玷污了“學位”本身的價值。只求數量不重質量的不良習氣降低了學術門檻和博士培養的質量。

為了保證學術研究質量,在錄取環節必須嚴格把關。曾經有學校因為幾年來沒有遇到合格的學生,連續幾年放棄招收博士。這種寧缺勿濫的做法值得褒獎和提倡。那些只看重學位,沒有獻身學術的勇氣的學生絕不會在的今后的研究中取得什么成果。他們沒有甘做冷板凳的毅力和決心,也沒有資格被錄取。

大學應當提高準入門檻,改變博士招生的混亂局面,切實從源頭把關,樹立學術規范提高培養質量。高等教育機構不是各專業畢業生的組裝生產線。教育要利用并開發學生的潛能,為培養學術人才創造有利條件。惟其如此,才能真正為社會發展和人類文明的進步服務。因此,當前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絕非數量,而在質量。(中國日報評論員 朱淵  編輯 裴培)

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版權說明: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XXX(署名)”,除與中國日報網簽署中國在線內容授權協議的網站外,其他任何網站或單位未經允許禁止轉載、使用,違者必究。如需使用,請與010-84883663、84883567聯系;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稿件來源方聯系,如產生任何問題與本網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