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99热-国产成人久久777777

各地新聞標簽: 北京 重慶 大連 福建 廣東 廣西 海南 黑龍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蘇 遼寧 四川 山東 上海 陜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國在線 > 文化旅游
滾動新聞

湖北安陸回應李白故里之爭:文化不應有獨霸心理

2009-10-21 10:40

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李白故里,銀杏之鄉,湖北安陸歡迎您……”今年8月,一則湖北安陸市形象推薦廣告,引起了另一“李白故里”四川江油的高度關注。

近日,國家工商總局批復,宣傳片屬于正當使用行為,一度停播的宣傳片也恢復播出。對此,江油方面表示不服,稱若得不到滿意答復,將狀告湖北安陸和國家工商總局。

城市宣傳片引爭議

“李白故里,銀杏之鄉,湖北安陸歡迎您……”8月中旬起,這條廣告詞頻頻出現在安陸市宣傳片中,引起一些江油網友的不滿。

原來,早在2003年,江油已將“李白故里”注冊成為中國首個城市旅游商標,網友們據此認定安陸的廣告詞侵權,不僅貼出李白在江油出生的歷史、商標申請的經過,還要求江油市出面維權。

8月21日下午,江油市委宣傳部分別向有關方面發函,要求停播宣傳片。江油重申“李白故里”為國家工商總局注冊商標,并表示,若安陸繼續播放宣傳片就是侵權,將保留法律追究的權利。

由于江油是“李白故里”注冊商標的擁有者,電視臺隨即停播了這則有爭議的廣告,安陸市也向國家工商總局提出了《關于“李白故里、銀杏之鄉,湖北安陸歡迎您”是否侵犯“李白故里”商標專用權問題的請示》。

日前,國家工商總局批復指出,“安陸市作為李白曾長期居住地,被稱作‘李白故里’具有合理之處。‘李白故里、銀杏之鄉,湖北安陸歡迎您’宣傳片,是對客觀事實的正常敘述和說明,屬于《商標法實施條例》第49條規定的正當使用行為。”此后不久,帶有“李白故里”提法的湖北安陸宣傳片也恢復播出。

對于宣傳片的恢復播出,江油方面表示不服,并向媒體透露,不排除狀告國家工商總局的可能;安陸方面也回應:如果江油堅持打官司,安陸不排除反訴。

是爭名人,還是爭經濟?

“播放宣傳片,主要目的是為今年將在安陸舉辦的中國首屆銀杏節造勢,提升城市形象。”安陸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陳作義告訴記者,安陸花費近100萬元,從8月10日至12月底,間斷播出150次宣傳片。

他說,一直以來,安陸人都自豪地認為,安陸就是“李白故里”:李白25歲離蜀,游歷兩年后定居于安州,以入贅方式娶許宗璞為妻,可以說是安陸的上門女婿,并“酒隱安陸,蹉跎十年”,其間創作了大量流傳于后世的詩作。《李白在安陸的傳說》被列入第二批湖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安陸白兆山有李白留下的18處“足跡”。

陳作義介紹說,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安陸就打出了“李白故里”的旗號。這幾年,安陸將李白文化與旅游相結合招商引資,吸引外來投資者投資2.5億元,在白兆山修建了以李白為主題的文化公園,計劃明年5月1日對外開放。

談到江油方面的“強硬措施”,他坦然道:“我們不會做任何改變,李白不僅是江油和安陸的,也是全國、全世界的,文化不應有狹隘的獨霸心理。”

四川江油市委宣傳部副部長蒲永見表示,宣傳片的恢復播出讓江油很不滿,將向安陸發出第3封律師函。“修改廣告詞或停播的要求不變,但措辭會更強硬,不是之前的協商口氣,如果安陸一意孤行,那我們一定會起訴。”此外,江油市還準備給國家工商總局發出一份異議函,質疑他們是否有資格判定“李白故里”歸屬何處。如果不能得到滿意答復,江油也會起訴該局。

蒲永見說,2003年,江油市的“李白故里,華夏詩城”這一城市旅游商標由國家工商總局注冊,是全國第一個正式注冊的城市旅游品牌。

據記者了解,2003年未注冊“李白故里,華夏詩城”前,江油市旅游收入僅為5億元,而注冊之后到2007年,全市旅游收入已達15億元。在巨大的經濟利益之外,“李白故里”這一品牌對提升江油市文化內涵和影響力,以及居民的自豪感等,也是難以量化的。

蒲永見說,李白文化是全中國、全人類的寶貴財富,無論是江油,還是安陸,甚至全世界都可以共享,但“故里”這一概念應該有明確的區域指向,無法也不可能共享。“李白故里”也是一個歷史事實,這樣混淆是對歷史的不尊重,將來我們的后人很有可能連李白這一世界名人是哪里人都搞不清楚。

歷史文化遺產難成“聚寶盆”

據了解,這幾年,城市形象,城市名片這些新鮮詞不斷地見諸于報紙電視等媒體,很多地方城市為了擴大宣傳,不惜重金拍攝美輪美奐的城市風光文化宣傳片,放在重要電視臺重點時段重點播放,擴大本市的知名度。

中國幾千年的燦爛文化,涌現出眾多名人,但近年來,各地仍不時發生名人歸屬權之爭。

作為文化資源與宣傳城市品牌需要,名人故里無疑是屬于稀缺資源的好牌。江油、安陸兩地的“李白故里”之爭,說到底,爭的是做經濟文章的資本。

湖北省社科院社會研究所所長馮桂林研究員表示,適當的打打代表“軟實力”的文化牌,作為城市形象名片,擴大城市知名度,提升城市形象,無可厚非,但如果一個城市的經濟發展過度依賴文化名片做廣告,而不下功夫尋找真正的經濟增長點,其結果必然是舍本逐末,得不償失。

有關專家表示,脫離城市自身特色,僅靠名人廣告難以成為“聚寶盆”。許多歷史短暫、名人匱乏的國家和城市,沒有歷史名人來搭臺,經濟發展得照樣不錯。因此,我們不應該沉迷于“名人故里”的爭奪大戰中,無謂消耗行政資源和精力。

編輯:肖亭 來源:新華網

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版權說明: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XXX(署名)”,除與中國日報網簽署中國在線內容授權協議的網站外,其他任何網站或單位未經允許禁止轉載、使用,違者必究。如需使用,請與010-84883663、84883567聯系;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稿件來源方聯系,如產生任何問題與本網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