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99热-国产成人久久777777

G20英文專題 中國在線首頁
CHINA DAILY 英文首頁
 

改革開放30年之市場:回首過去看未來

 
王文瀾是《中國日報》資深攝影記者。2002年至今一直擔任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在過去的30年,他不斷地用鏡頭記錄下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的巨大變化。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在六百年前,北京還是一個由條條狹窄的胡同組成的城市。現在,那些建在北京市中心、留存至今的胡同已由政府保護起來,而且它們肯定至少有200年的歷史了。

除了那些為吸引游客而被政府特別翻新過的胡同以外,有很多年代久遠、路面窄小的胡同都留存著這個城市日常生活變遷的痕跡。

從隨走隨停的商販那里買東西曾是“胡同人”早晨的活動內容,那些小販們推著超大的三輪車走街串巷、沿街叫賣。

到了傍晚,還有這樣的特別集市。所有叫賣的商販都稱自己賣的是剛從郊區農莊里運來的新鮮貨,賣的有嫩綠的洋蔥頭,也有各種水果。

 
攝影記者:王文瀾

在經濟改革之初,提“市場經濟”這個詞還是大忌。經營小本生意或自籌資金的商販們就自發在路邊擺開了市場,就像我們這張老照片里看到的一樣。這在當時被尷尬地稱作是“商品經濟”。從理論上看,這不過是畏手畏腳邁出的一步,或者說只有半步,但在實踐中這可算是一個大跨步。事實證明,80年代的“商品經濟”正是中國市場經濟的開端。

如今,胡同已經恢復了市場經濟前的平靜生活,不再有過去的早市和晚市,也不再有小販的叫賣聲和吵嚷的討價還價聲。找一個下午在胡同里散散步,可以很容易地感受到這里的平靜。現在的大多數人都在超市或便利店買東西,當然這些地方很少有真正新鮮的貨品。

由于現在家庭的孩子越來越少,城市人口(不包括農民工)正在老齡化。就連上下學的孩子們穿過胡同時傳出的吵鬧聲也沒法跟過去比了。

盡管如此,變化還在繼續。新觀念和新習慣已經扎下了根,并且反映到了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攝影記者:王文瀾

胡同里的人們不僅要收拾和打掃周圍環境,而且開始投身到各種文明競賽之中,如保護古建筑和古樹。有一個貌似很小其實很深刻的變化就是回收廢品的習慣,這也是我們這張彩照的主題。住在胡同里的人已經開始有條理地收集和重復利用生活廢品,如舊紙張、舊塑料和廢金屬,這部分得益于他們鄰里之間的密切聯系。一些老胡同的居民在環境保護方面要比郊區中等收入居民更超前,可能比很多工廠都做得更細致。

英文原文:Backward into the future

(作者:《中國日報》YOU NUO 編譯:王妮娜)

 

 
  中國日報前方記者  
中國日報總編輯助理黎星

中國日報總編輯顧問張曉剛

中國日報記者付敬
創始時間:1999年9月25日
創設宗旨:促國際金融穩定和經濟發展
成員組成:美英中等19個國家以及歐盟

[ 詳細 ]
  在線調查
中國在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注資上,應持何種態度?
A.要多少給多少

B.量力而行
C.一點不給
D.其他
 
本期策劃: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  編輯:孫恬  張峰  關曉萌  霍默靜  楊潔  肖亭  設計支持:凌雷  技術支持:沙益新
| 關于中國日報網 | 關于中國在線 | 發布廣告 | 聯系我們 | 工作機會 |
版權保護:本網站登載的內容(包括文字、圖片、多媒體資訊等)版權屬中國日報網站獨家所有,
未經中國日報網站事先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