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99热-国产成人久久777777

各地新聞標簽: 北京 重慶 大連 福建 廣東 廣西 海南 黑龍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蘇 遼寧 四川 山東 上海 陜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國在線 > 相關新聞
滾動新聞

鄭功成:新型社保制度是社會“穩定器”

2009-03-03 15:55

六大改革成就——首推國民社保觀念革新

問:回顧中國社會保障改革30年歷程,您認為其成就體現在哪些方面?

鄭功成:從單純依靠國家到接受責任分擔,是國民社會保障觀念的一個巨大的進步,觀念革新可以視為社會保障改革的第一大成就。

第二,國家主導、責任共擔、社會化、多層次化的國家─社會保障制度,已經全面替代了原有的國家負責、單位包辦、板塊分割、封閉運行、全面保障、缺乏激勵型的國家─單位保障制度。新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框架已經形成,社會救助、社會保險、社會福利三位一體的基本保障體系及慈善事業、商業保險等補充保障,共同構成了新型社會保障體系。

第三,借鑒國外經驗,結合本國實際,部分地實現了制度創新。比如,借鑒智利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做法,構建了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模式;借鑒新加坡的經驗,住房公積金制度被引入中國;吸收國外及中國香港地區、臺灣地區的做法,慈善公益組織得到了發展,并成為社會保障的有益補充等。中國社會保障改革也為世界提供了新鮮的經驗。

第四,與法制建設進展同步,社會保障管理與經辦體制同樣取得了重要進展。從改革開放初期恢復民政部,到1998年、2008年兩次機構改革,中國的社會保障管理體制正在沿著監管權責明確、管辦分離的正確方向發展。

第五,較好地化解了市場經濟改革帶來的社會風險,為經濟改革與發展創造了條件。同時,越來越多的城鄉居民受惠于新型社會保障制度。

此外,由于新制度實現了從“單位人”到“社會人”的轉變,社會成員適應時代劇變的承受能力明顯增強,個人自主擇業的權利和發展空間得到擴大,所有這些,都表明社會保障制度改革不僅是中國改革事業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而且確實較以往更好地發揮了促進社會與個人發展的功能。

今后發展趨勢——加快建設健全社保體系

問: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的生活風險會加大,怎樣才能得到化解?政府、企業、社會及個人又該如何分擔社會保障責任?

鄭功成:改革開放30年來,人的自由度擴張,機會更是成倍增加,但生活風險也更大,因為市場競爭激烈,優勝劣汰的法則會發揮作用,構成社會的各個主體的利益分化也打破了原有的集體主義與單位保障制度,個人承擔的責任在擴大。就養老、失業、天災人禍等各種生活風險而言,過去依靠國家─單位保障制可以解決,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只能依靠政府主導下的健全完備的社會保障制度來化解。不過,現行社會保障體系還不完善,存在投入不足、保障不足、制度殘缺等問題,還不能滿足城鄉居民的生活風險保障需求,后顧之憂的繁多既直接影響著國民生活狀況與生活質量的持續改善,也正在影響著國內需求并波及經濟增長與發展。因此,加快我國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步伐,不僅是促使國民經濟由充滿風險的外貿依賴型向穩定持續的內需驅動型經濟發展戰略轉型的必要手段與條件,也已經成為國家發展與改善民生的基本目標。需要指出的是,科學的社會保障發展理念應當是堅守公平、正義與共享,奉行普遍性、統一性、互助共濟、以人為本與弱者優先、政府主導與責任分擔等基本原則。在責任分擔機制下,政府負有通過基本社會保障制度來切實解除人民后顧之憂的重大責任,如建立綜合型的社會救助制度全面免除國民的生存危機,促進各項福利事業的發展來滿足城鄉居民的社會服務需求,在政府主導的同時,企業與個人也要承擔起相應的繳費責任,以便建立相應的社會保險基金,進而化解勞動者的養老、失業、醫療等風險,還有必要動員社會資源包括發展慈善公益事業等,亦可以放大社會保障的力量。因此,對我們面臨的各種生活風險,未來不可能再指望某一制度或者某一方面來解決,而是在政府主導、責任分擔的條件下通過健全的社會保障體系來化解。這一制度建設的任務還很繁重。

編輯:肖亭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版權說明: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XXX(署名)”,除與中國日報網簽署中國在線內容授權協議的網站外,其他任何網站或單位未經允許禁止轉載、使用,違者必究。如需使用,請與010-84883663、84883567聯系;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稿件來源方聯系,如產生任何問題與本網無關。
 
 
版權保護:本網站登載的內容(包括文字、圖片、多媒體資訊等)版權屬中國日報網站獨家所有, 未經中國日報網站事先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