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今年是深圳全面推動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啟動年。昨日,深圳召開醫改動員大會,并出臺了《深圳市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近期重點實施方案(2009—2011年)》(以下簡稱《方案》)。根據《方案》,從2009—2011年,深圳將投入196億元,今后兩年深圳將在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建設、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公立醫院改革等方面推進和深化醫改。
據悉,今年,深圳將選擇3—5家醫院試點公立醫院改革,還將每年投入1億元實現全市社康中心藥品零加成。同時,將擴大醫保覆蓋面和提高綜合醫療保險、住院醫療保險報銷比例。到2011年,深圳將實現全民醫保。
投入196億元如何花?
《方案》:為實現改革目標,經初步測算,到2011年需要投入196億元。
解讀:根據市發改委公布的數據,醫改投入指2009—2011年的投入,包括市、區兩級投入,總投入195.64億元,其中,基本建設90.95億元、財政投入(事業費)104.69億元;新增69.69億元,其中,基本建設50.21億元、財政投入(事業費)19.48億元。資金投入既有補供方,也有補需方。
市衛生和人口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江捍平指出,新增的69.69億元是為了全力推進醫改而增加的,公共衛生服務投入大概每年9億元,基本醫療保障每年6億—7億元,還有每年投入1億元實行藥品零加成。
點評:196億元,的確讓市民感受到政府對醫改的誠意,深圳也的確“不差錢”。大家都說,醫改之所以難以推進原因在于“沒有錢”,有了196億元投入后,醫改能否順利推進值得期待。
明年基本醫保全部實現門診統籌
《方案》:繼續擴大醫保覆蓋面。到2011年,基本醫療保險覆蓋本市常住居民。提高基本醫療保險籌資標準和保障水平,2010年,市區兩級財政對居民參加醫保的補助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200元以上。今年對政策規定范圍內的住院費用,綜合醫療保險和住院醫療保險報銷比例達到90%;農民工和少兒醫療保險報銷比例達到75%以上。到2011年,基本醫療保險全部實現門診統籌。
解讀:市社保基金管理局醫療保險處相關負責人指出,要實現醫保的全覆蓋,其難度和盲點在于“非深戶籍非從業人員和自由職業者”。為此,社保局采取了將醫保參保工作和居住證辦理結合起來的方法,有望將醫保覆蓋到這一盲點。
深圳綜合醫保、住院醫保的報銷比例分別為88%和85%。為提高這一比例,今后將要求定點醫療機構在使用千元以上醫用材料和特殊醫用材料時多使用國產產品,因為國產產品報銷比例為90%,進口產品報銷比例僅為60%,提高參保人的報銷比例。深圳目前的基本醫療保險包括綜合醫療保險、住院醫療保險、農民工醫療保險、少年兒童住院及大病門診醫療保險4種形式。目前,綜合醫保、住院醫保、農民工醫保均實現門診統籌,只有少兒醫保由于繳費太低,沒有實現門診統籌,但今年也將實現。
點評:醫保全覆蓋已經是個老話題。2009年深圳的十大民生實事之一就是“確保全市常住人口醫療保險參保率達100%”,如今,“全覆蓋”被再度提及。其實,對于廣大流動人口而言,他們最在乎的就是:“待遇夠好,保障夠多”。
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標準明年達50元
《方案》:到2011年,以社區服務人口、服務半徑、實施社區首診和滿足居民衛生服務需求為主要參考因素,完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標準配置。推動社康中心屬地化管理,將市屬醫院舉辦的社康中心全部移交給屬地區政府舉辦、管理,完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院辦院管”體制,推行家庭醫生責任制服務模式,完善雙向轉診制度。保障社康中心人、財、物投入,爭取年內40%的社康中心擁有自有產權房,年內計劃招收全科醫學規范化培訓學員200名。
實現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覆蓋全市居民。從2009年開始,建立統一、規范的數字化居民健康檔案,并與“社會保障卡”數據對接。到2011年,居民數字化健康檔案覆蓋率達100%。提高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標準,2010年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標準不低于46元,2011年達到50元。
解讀:深圳特色的社區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真正在社區開花結果。江捍平介紹,2009年,全市社康中心全年完成診療人次2560.3萬人次,較上年增加24.5%,占全市總診療人次的35.3%,“用10%的人力資源解決了1/3的門診量”。對于市民擔心社康中心醫療技術水平、不愿進社康中心看病問題,他指出,社康中心的主要任務是解決基本醫療問題,并不治療大病,也不養專家。但是,“深圳也將繼續加強社康中心內涵建設,以后每個社康中心配備2個全科醫生、1個公共衛生醫生、1個中醫和4個護士。”
點評:深圳社康中心遍地開花,但還是存在大醫院門診爆滿而社康中心看病者少的現象。從目前社康中心醫療資源的配備來看,仍是大多數市民不愿進社康中心看病的主要原因。
每年補貼1億元實行藥品零加成
《方案》:所有零售藥店與醫療機構均必須配備和銷售國家基本藥物。制定各級各類醫療機構使用基本藥物的比例。2009—2010年,建立公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統一配送、全部配備使用及零差率銷售基本藥物的制度。其他各類醫療機構也都必須按規定使用基本藥物。基本藥物全部納入基本醫療保障藥品報銷目錄,報銷比例明顯高于非基本藥物。醫療機構必須為患者憑處方到零售藥店購買處方藥物提供方便。
解讀:市衛生部門表示,目前深圳社康中心已經實行藥品零加成銷售,綜合醫保還可以打7折,市民的藥費支出將大大減少。除公立基層醫療機構外,深圳將逐步在全市推行藥品零加成銷售,公立大醫院也不例外。
而市藥品招標采購平臺截至去年12月的統計顯示,公立醫院中標藥品涵蓋國家基本藥物品種303種,涵蓋率98.7%,實際發生交易279種,采購率92.1%,采購總額為3.37億元。
衛生部門表示,實行藥品零加成銷售后,將采取財政補貼和探索“藥事費”等途徑,填補醫療機構因藥品零加成銷售產生的費用缺口,而政府財政投入補貼預計將達1億元左右。
點評:采用政府填補醫療機構因藥品零加成銷售產生的費用缺口,說明深圳堅持走以政府為主導的思路,加強醫療藥品計劃價格控制,以期達到醫療公益效果。如果醫療機構能為患者憑處方到零售藥店購買處方藥物提供方便,相信患者的醫療成本將進一步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