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另一方面,“看漲”方則認為,房價上漲的“暗火”已經點燃。9月份,廣州番禺、上海黃浦江等地塊紛紛創出當地住宅用地價格新高。
“2009年,資本、土地和住宅三市場互推互漲,造成房價飆升;這次調控對房企的融資渠道已經卡緊,但必須提防‘面粉’上漲提升‘面包’漲價預期。”永慶房屋公司總經理陳史翎說。
此外,樓市供應“結構性失衡”問題還未得到解決,有多個省區市1至7月份的保障性住房和棚戶區改造開工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個別地區開工率只有38%。
華遠地產董事長任志強認為,如果保障房任務能夠完成,至少可以分流20%以上的商品房購買人群,如果保障房看不見,“他們會認為等下去沒有希望,就會重新尋找市場,這樣醞釀的反彈力量是存在的”。
“目前市場調整的程度,無論離調控政策本身追求的目標,還是老百姓對調控效果的預期都還有距離。”中國房地產協會副會長朱中一說。
專家指出,熱點城市房價依然高企的數據表明,調控政策在短期內雖初見成效,但房地產市場能否健康發展,仍面臨一定的不確定性,如何穩定市場預期,是考驗新一輪調控是否見成效的重要內容。
防報復性上漲應否再出“政策利器”?
眼下,樓市已經迎來傳統意義上的銷售旺季,往年的“金九銀十”能否重現?對此,有開發商宣稱:“下次開盤,至少漲10%。”而一些熱點城市房地產管理部門人士則表態:“我們有足夠的政策‘子彈’,寧愿不要‘金九銀十’,也不能讓房價報復性上漲!”
上海近日實施相關規定,對高價位樓盤的入市進行更嚴的行政監管:對高價位樓盤的銷售方案進行“重點復核”,禁止“坐地起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