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文浩說,應推動經營性事業單位不再繼續依賴財政供養,而是真正走向市場,以便集中財政資金和人員編制進一步加強公共教育、社會保障等薄弱環節。
他認為,如果僅僅是以嚴格總量控制、適度增加編制的方法,這固然能夠在短時期內抑制財政供養規模膨脹,但從長遠來看會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因此,如何建立更為科學的財政供養規模形成機制,在防止規模過快擴張的同時,優化財政供養人員的結構和功能,是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
李成言則強調對權力的約束和監督。他說,要建立嚴格的行政問責機制,從源頭上杜絕財政供養的各類違規現象。比如“吃空餉”現象,有“吃空餉”者,就有“發空餉”者,不僅要讓“吃空餉”的人和單位受到懲罰,更要讓那些提供便利的人受到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