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開:地方政府在行動(延伸閱讀)
上海市:
組織公眾擔任“啄木鳥”
積極拓寬群眾監督、社會評議渠道,將信息公開評價權進一步交給人民群眾。除將信息公開納入政風行風測評范圍、開設網上信息公開意見箱外,2009年,上海市先后兩次集中開展公眾滿意度調查活動,通過集中座談、問卷調查、網上評議、電話隨訪等形式,廣泛聽取公眾的具體意見建議。為進一步確保政府網站發布及時、內容準確,面向公眾公開招聘50名網站社會監督員,組織公眾擔任“啄木鳥”,對網上信息公開工作“挑刺”。
廣東省:
健全制度確保公開
一是制定《廣東省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考核辦法(試行)》、《廣東省政府信息公開社會評議辦法(試行)》、《廣東省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過錯責任追究辦法(試行)》和《廣東省政府信息發布協調制度(試行)》,確保政府信息公開相關環節有規可依、有章可循。二是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公共企事業單位辦事公開的意見》,對辦事公開的范圍、內容、形式、程序等作出規范,推動辦事公開成為公共企事業單位的一項基本制度。
安徽省:
加大信息公開宣傳力度
安徽省政府辦公廳會同省委宣傳部組織開展全省政務公開宣傳月活動,通過報紙、電視、廣播、網站等渠道形成了濃厚的宣傳氛圍。各地、各部門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宣傳活動,發放資料50多萬份,解答群眾咨詢10余萬人次。
蚌埠、六安等市領導走進熒屏或發表署名文章,宣傳政務公開。省工商局等單位參加“廳長零距離”等熱線節目,解答各類熱點問題。黃山市建立市、縣、鄉聯動宣傳機制,所轄101個鄉鎮全部開展了宣傳月活動。全年各類新聞媒體宣傳報道政府信息公開工作1.29萬次。
寧夏回族自治區:
積極推進辦事公開
教育、醫療、供水、供電、供熱等公共企事業單位不斷加大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相關事項的公開力度,主動接受社會監督。教育部門制定了《寧夏校務公開實施辦法》,將涉及教改發展的重點、群眾關注的熱點和廉政建設的難點進行公開,建立并完善了校務公開目標管理、考核評估等制度。衛生系統實行醫療服務收費和藥品價格公示制、醫療費用查詢制。建設系統推行了社會服務承諾、收費公示、價格聽證、首問負責、限時辦結等制度。
來源:人民網 編輯:張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