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變
1.住房條件依然較差
2009年調查顯示,蟻族人均居住面積10平方米及以下的占到了69.6%,人均租住面積在11平方米至20平方米之間的占到24.8%,月均租金377.3元。
2010年調查顯示,人均租住面積10平方米及以下的仍然占到近六成(59.6%),人均租住面積22平方米至20平方米之間的占到33.1%,月均租金411.0元。
2013年調查顯示,人均居住面積10平方米及以下的占到67.8%,平均住房面積為6.4平方米,月均租金518.0元。顯示該群體住房條件并未得到顯著改善,租金低廉仍是蟻族選擇居住地的首要考慮因素。
2. 生活環境仍然存在隱患
蟻族群體普遍不滿所在社區的生活環境,在談及最希望改善的生活條件時,“衛生條件”、“社會治安”和“文化體育設施”三項居于前列。
3. 就業狀況仍然以體制外為主
2009年調查顯示,蟻族工作單位性質以私/民營企業為主,占57.8%,在國有企事業單位、集體企事業單位中的比例分別為10.5%和3.4%。
2010年調查顯示,在私/民營企業工作的蟻族比例有所上升,占到63.6%,在國有企事業單位、集體企事業單位中工作的比利有所下降,分別占到9.2%和3.2%。在黨政機關工作的比例也從0.2%降至0%。
2013年調查發現,蟻族仍然多在體制外就業,私/民營企業占63.2%,國有/集體企事業單位占14.3%,比例與往年基本一致。
該群體中最多的是工程技術人員,占比為16.4%,其次是購銷人員,占比為14.1%,專業技術人員、商業服務業人員和行政辦公人員也較多,占比分別為10.3%、8.2%和7.1%。
5. 社會不公平感仍然較強
2009年調查顯示,蟻族的相對剝奪感較強,72%的人認為自己的生活狀況不如同齡人,存在巨大心理落差,具有強迫、抑郁、敵對、焦慮、偏執等心理特征的人數比例均明顯高于常人,心理狀況呈現出亞健康水平。
2012年調查發現,該群體對“官二代”、“富二代”持“憤怒”態度的占58.3%,持“悲哀”態度的占49.4%。選擇導致社會不公平現象的因素時排在前三位的是:權力(29.8%)、家庭出身(19.4%)和階層(16.1%)。
2013年調查發現,有43.5%的受訪者認為,“因權力導致了不公平”。
6. 自我期望仍然較高
2010年調查顯示,83.6%的受訪者的未來5至10年內期望月收入均值為4504.5元,比2010年實際每月收入1903.9元多出2600.6元。
2013年調查發現,72.7%的受訪者認為在未來5至10年內自己的經濟社會地位會提升,期望月收入為8870.0元,比2012年實際收入4133.0元多出4737.0元。
7.網絡使用仍然頻繁
該群體中登錄人人網、QQ空間等社交網站“每周1至3次以上”的占74.0%,登錄微博“每周達1至3次以上”的占66.1%。大多數蟻族對社交媒體有著較高的使用率。
8. 代際特征仍然明顯
2013年調查顯示,蟻族來自農村的最多,占到總體樣本的55.0%,其次是縣城和鄉鎮,比例分別為14.9%和13.6%。從家庭年收入來看,在2萬至5萬元的最多,其比例為36.4%。家庭年收入在1萬元以下和20萬元以上的均不超過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