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監管、金融創新過度和新自由主義的經濟政策等因素,使得金融業大玩“錢生錢”的游戲,賺取巨額利潤。正如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安德烈?奧爾良所說,正是金融業高利潤的要求影響了美國等國的經濟增長,導致實體企業紛紛外遷,金融業急劇膨脹,產業發展失衡,產業工人減少。
縱觀世界經濟演進歷史,以制造業為代表的實體經濟始終是主要經濟體的支柱產業和經濟可持續增長之本。實體經濟與金融業之間應當是“本”和“用”的關系:前者是后者存在基礎,后者是前者發展的輔助。正是兩者本末倒掛現象讓美國虛擬經濟部門獲得了暫時暴利,卻給金融危機爆發埋下禍種,最終使整個國民經濟遭受重創。
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趙剛認為:“過度依賴以金融業和房地產業為代表的虛擬經濟使美國在危機中遭受沉重打擊,市場大幅萎縮,以先進制造業為代表的實體經濟作用凸現出來。”
有鑒于此,奧巴馬提出了“巖上之屋”的全新理念。“巖上之屋”一詞,出自奧巴馬2009年4月14日在華盛頓喬治敦大學的一次演講。在這次精心準備的演講中,奧巴馬引述《圣經》中的比喻說,建在沙上的房子會倒掉,建在巖石上的房屋依然屹立。因此,“我們不能在沙上重建我們的經濟,我們必須在巖石上重建我們的房屋”。
奧巴馬事后解釋,美國必須重建經濟的基礎。在過去10年,40%的美國企業利潤來自金融領域,這種虛擬經濟是不可持續的,這也是美國陷入金融危機的根源。美國經濟必須深刻轉型,政府將通過制定新的教育、醫療衛生、能源計劃,增強美國經濟競爭力,為經濟新的騰飛奠定堅持的基礎。
這從美國在醫療改革、金融監管、新能源等領域的一系列積極改革就可看出,奧巴馬正以這次危機為突破口,使美國經濟進行深刻轉型,其結果,不僅對美國經濟,也將對世界經濟產生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