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99热-国产成人久久777777

用戶名 密碼 注冊
中國日報 中文國際 觀天下 知中國

“美容陷阱”重重 小心“美麗傷害”

2012-05-07 11:07:49 來源:新華網
打印文章   發送給我好友

預付費交易貓膩多

北京的劉女士在“入會即可享受五折優惠”的誘惑下,向附近一家會所支付1萬多元辦理了會員卡。幾個月后劉女士搬家,她找到會所希望按比例退卡,會所拒絕了退卡請求,理由是之前的“入會協議”里已經寫明,劉女士付費項目是某進口品牌護膚套裝,而不是會員卡。“沒用完的產品可以帶走,交的錢沒法退!”會所的工作人員說。

“美容美發行業的預付費消費一度是消費投訴的重災區。”北京市消費者協會副秘書長屈建輝說。2011年,北京市工商、消協共受理涉及預付費類消費投訴1685件,占投訴總量的5.27%。

從北京市消協接到的投訴看,關于美容行業預付費消費的投訴主要有以下情況:一是經營者銷售大量會員卡后遷址、歇業、停業,但不提前告知消費者;二是服務價格隨意變動;三是辦理消費卡后,商家提供的服務“縮水”;四是經營者不向消費者提供消費憑證和消費記錄,一旦發生糾紛,消費者維權缺乏證據;五是設置霸王條款,如“有效期滿卡內余額一律作廢”“經營者具有單方解釋權”等不公平規定。

陳昶屹建議,消費者在美容消費時應當向美容院了解清楚消費方式,簽約時務必仔細閱讀合同條款,留意商家玩“文字游戲”,從而為消費者日后維權設“絆子”。此外,在難以確定美容院資信狀況時,消費者貪圖折扣而購買大額的“預付費”項目,以防有些“黑店”圈錢后關門溜之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