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陳璐:沒錯,當今中美兩國的經濟關系依存度是非常高的,如果對中國采取經濟制裁,展開貿易戰,相反也會作用到美國自己身上,對他們也不是一件好事,也不是他們想看到的結果。正因為四年前奧巴馬在競選的時候,曾經拿出要與中國對抗,與中國干仗的誓言,所以才戰勝了共和黨候選人。今天在中國的話題上給他們提供了一個平臺,讓他們競選的時候把話說的更漂亮,其實并非是針對中國會做一些實質的動作,是這樣嗎?
牛新春:是這樣的,特別是今年的選舉,今年的選舉首要的議題是美國國內經濟,我們看前兩場辯論,當然這一場是專門對外交,美國跟美國國內問題聯盟。我們剛才看辯論外交問題的時候,很容易引到國內經濟政策。這場辯論,今年選舉跟以前意義上選舉有很大的不同,經濟和就業占的比重非常大,包括以前美國總統辯論經常爭論的幾個問題,像社會問題這次談到的很少,移民、男女平等、宗教自由、同性戀、墮胎等等社會問題,這次總統選舉中辯論的很少,經濟問題占了絕對的優勢,外交問題在今年不是很重要的議題。
但是,在外交問題中雖然中國問題很重要,中美關系是一個核心問題,其實兩黨,包括我們剛才看羅姆尼跟奧巴馬在講到中美關系的時候,羅姆尼跟奧巴馬都強調希望有一個好的中美關系。通過過去三十年,我覺得現在中美關系在美國已經形成了一個很重要的共識,就是要維護一個好的中美關系,一個繁榮穩定強大的中國,對美國至少是利大于弊。我們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時候,每一次總統大選的時候,那時候對中國問題炒作比現在還厲害,當時我們看到確實看到美國國內在中美關系存在很大的分歧,當時辯論是很全面很徹底,當時辯論從總統候選人到下面的政府官員、學者、媒體,都會發起對中國問題的討論,對中美之間經貿、安全、軍事關系、人員交流等等進行全面的辯論。最近幾年,特別是上一屆總統大選跟這一屆總統大選我們看到,當提到中國的時候,當辯論中美關系不是全面的辯論,不是全民的辯論。你現在看媒體、學者,基本上沒有什么分歧,反而前兩場辯論,總統候選人提到了中國,就中美關系進行了辯論,美國和學者,特別是學者都出來說你這樣做是不對的,中美關系不能這樣。前些時候我看基辛格就寫一篇文章,說兩黨領導人在誤導中美關系,在學者的層次上基本上沒有什么太大的分歧。
兩黨候選人之間我們剛才也看到了,對整體中美關系沒有什么分歧,都認為中美關系很重要,中國有可能在國際領域里對美國是很重要的合作伙伴。辯論的層次下降到一些具體的問題,兩國之間的匯率是不是公平的,知識產權問題,貿易壁壘等等很細節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