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陳璐:剛才我們聽到羅姆尼跟奧巴馬在辯論的時候反復提到了伊拉克戰場的情況,以及盟友的關系,這一直是奧巴馬覺得在自己任內非常不錯的一個成績,但是也是羅姆尼現在拿來攻擊奧巴馬的一個方面。現在我們想知道,奧巴馬在他任期內結束了兩場戰爭,算不算他外交的成績,為他大選加多少分?有沒有起到一個很大的正面的幫助?
牛新春:結束兩場戰爭在2009年奧巴馬第一次當總統的時候是他的一個亮點,因為這兩場戰爭是共和黨總統小布什發起的,發起了持續很長時間,發起之后一直結束不了,這時候奧巴馬跳出來說讓我當總統,我可以讓戰爭結束。但是這一次并不是奧巴馬非常明顯的亮點,因為奧巴馬當時說我可以結束戰爭,但是結束戰爭是有前提條件的,不是說我撤退了戰爭結束就可以了。他的前提條件是,我撤退的時候伊拉克和阿富汗要建立一個有效的,民主的,認同美國價值觀的政府,所以在這個前提下我才能撤,我是有序的撤退我不是逃犯。現在情況是撤軍是按他的設想在撤,但是前提條件沒有實現。我們看到美軍一撤,伊拉克遜尼派和什葉派發生了內斗,遜尼派跑到現在伊拉克政府,上一個月判了死刑,現在伊拉克政府基本上處于癱瘓狀態,什葉派在掌權,遜尼派不同意,遜尼派一直在抵制,這種狀況在一直惡化。
主持人陳璐:現場已經進入到了敘利亞的議題,這一直是今年競選雙方一直拿來攻擊對方的一個利刃。美國政府曾經表態過,在11月大選結束之前是不會直接干涉敘利亞內部混亂局勢,也不會幫助敘利亞反對派進行一些武裝政變,這是美國出于哪方面的考慮做出這個決定?如果羅姆尼上臺,他對敘利亞的政策會不會有跟之前不同的調整?
牛新春:我覺得不會有太大的變化,現在辯論的時候羅姆尼說奧巴馬你在敘利亞問題太軟弱,敘利亞19個月已經死了上萬人,美國沒有做什么動作。“我上臺的話我支持反對派,把反對派武裝起來”。但是我們看美國總統辯論,你不能只看他表面上說什么,美國總統辯論很多人語言是具有欺騙性的。我們看羅姆尼第二場辯論的時候談到這個問題,他說我要當了總統,我立刻武裝反對派,但是他前面用了一場串的定語,他說我要武裝什么樣的反對派?我要武裝認同我們美國價值觀的反對派,現在美國對敘利亞的難點恰恰在這兒。美國要支持反對派推翻巴塞爾政權,但是反對派是很復雜的,反對派武裝有好幾千支武裝,這些武裝各種各樣的人都有,有的像羅姆尼說的是認同美國價值觀的,認同美式民主的,希望在敘利亞建立一個西方民主式國家的人。也有的是出于宗教、教派斗爭,現在反對敘利亞政府主要是虛擬派。還有出于恐怖主義的,基地組織都有,還有外國勢力,各種各樣的反對派勢力混雜在一起。羅姆尼說你怎么把認同美國價值觀那些人區別出來,把武器給他們?這個在落實的時候是不可能的。為什么現在奧巴馬不武裝反對派,奧巴馬知道反對派太復雜,如果你武裝就武裝了基地組織,你要推翻一個政權是比較容易的,過去十年美國在中東的戰爭一再證明了這一點,要推翻一個政權不是那么難,無論在伊拉克、阿富汗和利比亞,推翻一個政權幾個月就推翻了,但是推翻一個政權你怎么辦?現在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亞的問題還在那兒擺著。最主要問題是你推翻了怎么辦?怎么搞美國說的國家建設,這是美國最頭疼的,這也是為什么在敘利亞問題上美國一直謹慎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