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CHINADAILY手機報 |
![]() |
![]() |
山東 > 頭條
![]() |
久旱山東昨日迎大范圍雨雪 平均降水量1.2毫米 2010-12-14 08:57
中國日報網消息,據大眾日報消息:12月13日凌晨,濟南等地迎來今冬第一場雪,雖然降水量不大,但對久旱的齊魯大地來講也十分難得,同時對凈化空氣、降低森林火險等級起到一定作用。這是我省入冬以來的第一場大范圍雨雪。 全省平均降水量1.2毫米 12日夜間到 13日,受弱西南暖濕氣流和冷空氣共同影響,我省出現雨雪、大風和降溫天氣,截至13日 17時,全省平均降水量 1.2 毫米,主要分布在魯西北、魯中山區和半島北部地區。其中13日白天全省大部地區以降雪為主,淄博張店降水量最大為 7.0毫米,淄博臨淄積雪深度最深為 3.0厘米。渤海、渤海海峽、黃海北部和中部出現7~8級陣風9~10級偏北大風,內陸地區出現4~5 級陣風7 級的偏北大風。雖然雨雪天氣過程仍在繼續,由于此場降水不足,全省旱情基本無緩解。 據省氣象局通報,12日夜間至13日上午,在濟空和民航有關部門的大力保障下,省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與濟空航運團“運-7”作業機組密切配合,組織實施了2 架次飛機增雨(雪)作業,飛行5小時50分鐘,發射焰彈 396枚,作業影響面積 4.9萬平方公里。其中12日夜間,在魯南、蘇北、皖北首次開展了飛機跨區增雨作業。 另外,濟南、濱州、德州、煙臺、淄博、泰安、日照、青島等市人影部門,抓住短暫的作業時機,組織開展了地面火箭、高炮和高山燃燒爐增雨(雪)作業,共發射火箭彈203枚、炮彈157發,燃燒焰條84根。 濟南市長清區歸德鎮今天降水僅有4毫米左右,地處山區的歸德鎮永平村黨支部書記張書雨對記者說:“這雨雪下得還小點,對于麥苗來說,還不解渴。” 從12日晚上11時起,長清區開始飄起蒙蒙細雨,后來變成雪花,但由于地面氣溫高,雪花落地成水。對于已持續百多天無降水的長清區歸德鎮來說,此雨雪可算是一場甘霖。省農技總站站長曲召令說,此次雨雪雖然對于緩解旱情有一定幫助,但目前來看效果還不是很明顯。由于受旱時間較長,許多地區的農田墑情不好。 省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范里駒說,此次降溫天氣過程,對正處在結果期的黃瓜、辣椒、西紅柿等大棚蔬菜將產生一定影響。他建議加強溫室大棚保溫措施,若棚內溫度白天低于15℃或夜間低于5℃,要采取臨時性加溫措施,保證設施蔬菜正常生長。 濰坊普降小雨雪 12月13日,濰坊市普降小雨雪,氣溫大幅下降。截至晚6時,全市平均降水量達到 2.4毫米。 此次降水過程從12日21時30分左右開始,初為零星小雨,自13日7時開始夾雜小雪。據濰坊氣象臺統計數據,此次降水,南部較小,諸城只有 0.6 毫米;中北部較大,昌樂達到 4.8毫米。 進入 10月份以來,濰坊地區遭遇了罕見的干旱氣候,從10月18日起,已連續53天無降水。有關部門認為,此次降水雖然對改善干旱現狀能起點作用,但由于量小,尚不足以緩解當前旱情。 臨沂零星降雨不解“渴” 12月13日凌晨飄起的零星毛毛雨,讓久旱沂蒙大地上的很多人一陣欣喜。然而這雨實在小得可憐,據臨沂市水文局的監測,截至下午5點,全市22個雨量站只有郯城墨河站測得雨量2.1毫米。 13日凌晨,臨沂市區開始下起小雨,但持續了很短時間便停了。由于雨水實在太小,臨沂市水文局雨量站的儀器幾乎就沒有記錄到雨量。據了解,低于5毫米的降雨都是無效降雨。在目前臨沂這種嚴重的干旱下,這場小雨量所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 不算本次降雨,自9月11日以來臨沂市降雨總計僅 5.8 毫米,且均為無效降水,降水量為1952年有水文資料以來同期最小(臨沂旱情詳見本報12月8日三版報道)。長時間的干旱少雨,沂河、沭河等大中型河道來水明顯偏少,已有87條中小河道斷流。連續的干旱也使地下水位持續下降,據該市地下水位遙測系統93處站點監測數據顯示,地下水埋深較去年同期平均下降1.49米,其中北部山區平均下降2.30米。據氣象部門預測,今年冬季(2010年12月~2011年2月),臨沂市平均氣溫較常年仍略偏高,很可能發生秋冬春三連旱。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臨沂人對13日的降雨給予了很高的期望。此前一天,臨沂市10個火箭發射點、200多枚增雨火箭彈全部到位,但是由于空氣中的水汽實在太少,便推遲了發射火箭彈。13日晚,人工增雪計劃順利實施。晚9時許,記者在臨沂市區看到天空飄下了雪粒。氣象部門表示,降雪量還無法預計。 威海飄落零星雪花 12月13日,威海市區降下今年入冬以來第一場雪。 從13日早晨開始,威海市區天氣陰沉,不時有零星雪花飄落。由于降雪量僅有 0.6毫米,市區道路未形成積雪,對交通影響不大。 由于海上風力較大,自13日上午起,威海至大連客運航線、威海至劉公島旅游航線全面停航。記者從威海市海上搜救中心獲悉,石島南錨地、榮成灣國際避風錨地和威海灣錨地等處已有各類避風船舶200余艘。在發布海上風險黃色預警信息的同時,威海市海上搜救中心運用船舶交通管理信息系統、船舶自動識別系統和甚高頻等手段,對在航船舶定時播發航行警告,也對拋錨船舶加強了監控,以避免船舶走錨、誤入養殖區。 來源:大眾日報 編輯:李晶 |
|
|||
|
||||
客服電話:010-84883300 給中國日報網提意見:webeditor@chinadaily.com.cn
|
||||
版權保護:本網登載的內容(包括文字、圖片、多媒體資訊等)版權屬中國日報網獨家所有,
未經中國日報網事先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