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99热-国产成人久久777777

中國在線首頁 環球在線首頁
CHINA DAILY 英文首頁
 
直面災難,中國收獲啟示

2008年5月19日14時28分,國旗半降,汽笛鳴響,全國人民默哀3分鐘。這一刻,古老的民族精神在新時代獲得了升華。

危難關頭,我們的黨、我們的軍隊、我們的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畏艱險,百折不撓,以人為本,尊重科學,譜寫了人類抗災史上的壯麗史詩,鑄就了偉大抗震救災精神,成為中華民族精神寶庫中的又一股充滿強大生命力的新鮮血液。

“我們中華民族數千年來歷經艱難險阻,依然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不倒,靠的正是這種強大的民族精神。”中央黨校原副校長李君如指出,地震災害中迸發的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不是偶然,而是因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內在地貫穿著愛國主義”。抗震救災凸現的精神,要成為人們長久的精神價值坐標。

震后一年間,偉大抗震救災精神所蘊含的非凡力量一直在延續。

“江蘇小區”“天津小區”“同心路”——在四川、陜西、甘肅災后重建現場,這樣的新地名形成了一道道獨特的風景,幾乎每個地名背后都有一段對口支援的感人故事。一年來,對口支援的各省市不僅給災區帶來了人力、物力、財力、智力支援,更帶來了全國人民的手足深情。

還有那些志愿者。很多人災后繼續留下來,做著默默無聞的工作。一個北京中年人,在漢旺板房區為受災群眾開了免費圖書館;一個河北小伙子留在都江堰為過渡安置群眾干各種雜活;一個上海姑娘,為照顧一名地震致殘孤兒,在災區整整堅守了一年……

一點很小的善心,乘以13億,都會聚成愛的海洋;一個巨大的困難,除以13億,都會變得微不足道。

民族精神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涵總是在歷史進步中不斷得到豐富,在災難中不斷得到升華,在弘揚中不斷得到培育,在培育中實現更高層次的發展。

在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的艱難歷程中,中國人民表現出的堅忍不拔、負重自強的民族品格,讓世界為之動容。去年震后,俄新社一篇文章說:“面臨災難,中國展現出堅韌與頑強,中國贏得了全世界的敬意和贊揚。”

進入21世紀的地球,并未因人類的進步和繁榮而避免來自自然或社會領域的重大災難。人類如何實現長久的生存與發展?從中華民族五千年輝煌而曲折的歷史中生長出來的抗震救災精神應具有重要啟示意義。

編輯:肖亭 來源:新華網(執筆:李柯勇;記者:譚浩、侯大偉、儲國強、宋常青)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四川汶川地震發生至今
四川汶川地震已確認 69225 人遇難
  震殤·影像志 > 更多

 
 
  地震相冊 > 更多

地震救災女護士變身“最美俏新娘”[組圖]

 
本期項目負責人:肖亭  編輯:段若蘭  張峰   鄧京荊  肖亭  設計支持:凌雷  技術支持:沙益新
| 關于中國日報網 | 關于中國在線 | 發布廣告 | 聯系我們 | 工作機會 |
版權保護:本網站登載的內容(包括文字、圖片、多媒體資訊等)版權屬中國日報網站獨家所有,
未經中國日報網站事先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